•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郭爱红:构建开放性中学数学课堂的探索

    构建开放性中学数学课堂的探索
    ◎ 河北省大城县大阜村中学 郭爱红
    开放的时代必须构建开放的课堂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发展需求,构建开放性的数学课堂,全面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开放,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教学,学生个个成为解题高手,考试成绩优秀,但实际运用能力较差,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要以人为本,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确立开放性教学目标,首先表现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教学环境开放,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教学方法开放,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如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如《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四种情况:①先向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再向西走30m;③先向西走20m,再向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其次,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算式:(+20)+(+30)=+50;(+20)+(-30)=-10;(-20)+(+30)=+10;(-20)+(-30)=-50。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经历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开放,让学生走进生活
    数学是人类的活动。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如大米蒸成米饭后质量有所增加。某饭店的厨师老张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比老李多了0.2千克。现在用同样多的大米,小张蒸出了24.2千克的米饭,而小李只蒸出了22千克的米饭。问小张、小李每千克大米各蒸出多少千克的米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大米蒸成米饭后为什么质量会增加?用同样的大米,为什么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多,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少?米饭质量、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大米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可以把上面的问题分别交给了六个兴趣小组,通过讨论来解决,学生认识到蒸大米的时候,加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得同学们在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和方法,还使得他们在探讨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总之,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以后专门从事数学工作的人很少,数学教学必须致力于大众化,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各种综合能力,构建开放性的数学课堂就显得更加重要,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研究和完善。

    点击次数:125  发布日期:2014/5/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