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瑞宏:浅析如何通过教材整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浅析如何通过教材整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学 汤瑞宏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快的朝着更好更快的经济生活前进,同时我们也被迫加快前行的步伐,才能在这个时代中不会落伍。人才的培养,也成了我们教学工作者所担负的最大责任。那么,该如何才能培育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先进性人才呢?这是一个长期探究的问题。简而言之,即学到更多知识的人,才能做得更好。所以,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是我们目前首要重视的目标,通过教材整合提升教学课堂效率是现今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整合初中数学教材提高课堂效率为话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教材 整合 提升 数学 课堂 效率
在过去,我们的教材几乎都是以任务型的教学为主,出现了一大堆不必要的问题与矛盾,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材中的内容跳跃松散,知识间没有很好的融汇贯通,很多知识甚至跨越幅度比较大,以至于很多学生没能及时跟上教学的进展,这种情况演练到最后只会导致学生越来越失去信心,乃至上升到对学习的厌烦、排斥的态度。为了缓解这样的问题存在,我们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教材整合,以充分发挥教材的重要特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锁定整改目标、确定目标对象、认清目标现状——我们所要整合的是什么课程
这是我们整合工作的核心,是我们展开工作的依据。要求我们必须对此门课程有着充分认识,这里的认识,并不是单纯字面上的认识,应当包括:是什么?学什么?有什么必要性?在教学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例如,此次我们针对的是数学的教材整合,我们首先了解知道数学是一门作为开发思维的学科,是所有技术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对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小看的帮助,像物理、化学机械、光电技术等包括现在日益普遍的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到数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数学的地位跃上了更为重要的层次,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思维性拓展和能力提升的基础,是学生将来从事科研事业的前提,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即使这样,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显著的有:教材编制不合理,加上数学科本身是一门思维性、复杂性都比较偏强的学科,使得教学的质量常常达不到预想的结果,通过对现在初中开设的几门课程的喜欢程度进行调查,喜好程度结果如下:语文65%、数学26%、英语41%、政治60%、地理87%、生物89%、计算机93%、物理82%、化学46%、历史8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①数学的爱好程度比重偏低,②爱好程度与课程的实践性、枯燥程度相联系。通过我们对数学现状的分析认识,进行下一步工作。
二、树立基本原则、展开准备工作、制定系统模型——我们要围绕什么原则展开整合工作
每一项方案的实施都不可或缺的需要有一个判定原则,进而制定出清晰的整合方案目标。也就是说,原则的制定,是整合工作开展的依据,是使方案实施结果与整合的初衷不相背离的保证,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动力。在数学教材整合中,我们认识到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可行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并且依照原则制定了如图所示模型:
图例:教材整合方案模型
三、开展实施行动、深入调查研究、得出最终方案——我们该怎样实施整合工作?
有了充分的理论认识和思想意识基础,接下来就得展开我们的实施行动了。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好比如制造工厂,它能够制造出各式各样的“产品”,不同的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各不相同,将这些产品的优势进行合理整合,才能最好的实现生产的意图。
在数学教材整合中,我们将整合工作人员进行分组,每组推举出最具代表性的负责人,负责人将承担各小组在实践探索中的所有责任,带领其所在小组针对实际现状展开“捕猎”工作,最终确认整合方案。:
(一)对数学现存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展开准备工作必须包括的内容有:教材整合的关键是什么?确认是以概念结论为主线还是以例证练习为主线?怎样把握好效率最大化的整合目的等。
(二)以“点面结合”的整合方法实施过程进行合理规范:①对整体单元内容整合应当以学生需求为依据,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程度对单元之间的不合理的顺序进行调整。②单元内容整合应当以学生接收能力为保障,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摄取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整合,对不必要的或者相对次要的内容进行删减,排除错误的、过时的理念内容,同时增添一些更符合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点。③同一内容整合应当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处理,例如将重点理论性质的字体加粗加大、例题和分析段落缩进等。④另外,要做到与其它学科间进行融合,促进数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同时,像教材纸质、封面设计、字体统一等都需要得到重视。
(三)各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分析以后确定最优方案,负责人代表各组开展教研探讨大会,分享探讨每个方案的理念和精华所在,通过整合这些备选方案,得出让参加会议的每一位成员都赞成的最具有效率的方案,这个最终方案将是我们对旧教材进行整合得到的新教材的模板。
四、实施最终方案、观察整合效率、期待目标达成——我们整合完的方案采用后的结果如何?
最终方案确认了以后,我们将对其投入到实际实施中,对整合后的影响和效率拭目以待。这是我们整个整合的后期阶段,也是我们的下一次整合的首要阶段,为下次整合提供了经验和保障。
对数学教材整合的模拟结果如下:
(1)采用层次结构分明的排版方法,改变以往理科教材的枯燥复杂性,图文并茂,主次分明。例如,在初一教材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还有像“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这样的栏目的设立,从实际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知识研究,进而初入中学的学生对数学的恐惧程度也相比以往有了明显的下降,使学生更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创新精神,对习题选取从“量和质”的度量全面考虑、择优选取,改变以往试题过难或者过简的情况等问题。例如:初一旧教材中有这么一道应用题:“图例为股票2002年4月26日的变化趋势,(1)当天11点的指数是多少?(2)当天10点和11点的指数那一个高?(3)用语言描述2002年4月26日深证指数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甚至是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通过整合,我们将“股票涨跌变化”这样的复杂问题改成“气温变化 ”更贴近了实际生活,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目的。
旧教材:股票图 新教材:气温变化图
(3)化繁为简,化杂为序,发挥例题功能,使有些理解比较缓慢的学生能通过仿照更快的转换为技巧的掌握。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例题:
原始例题:如图,AO=BO,CO=DO,找出线段AC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改后例题:如图,AO=BO,CO=DO.求证:AC=BD(AC∥BD)。
从我们对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认识,得知解这个问题只需证明△AOC≌△BOD就可以了。可是这里两道一样的题目却有着“咬文嚼字”的偏歧,前者是说理题后者是证明题。本质上一样的例题,而其难易程度却有着很明显的差距。
五、结论:
通过教材整合提升课堂效率,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很多我们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出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会使得我们能够不断整合出完善的教材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使教材真正成为最好的学习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郭浩芳.还给学生翱翔的蓝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09)
[2] 戚业国.教育规划的本质、发展与基本模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
[3] 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王洪东.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N].安康日报.2009
[4] 何辉.数学教材也打“贴近”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
[5] 方莉萍.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