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申介美: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 江苏省泰兴市横垛初级中学 申介美
    摘 要: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且涉及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 预习 情境 挖掘素材 操作实践
    前苏联一位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曾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不是思维活动结果的教学,即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结构,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指导课前预习,引发思维动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必须抓好预习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须抓好“引、扶、激”。
    引:即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如: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用圈点、勾划等方法,把自己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比较难的地方,关键处标出来,然后通过图示,列表观察,操作演示等进行分析、比较,理解道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有目的地弄清问题。
    扶:即设计好预习题,让学生有做的,有想的,“扶”着学生去思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设计这样的预习题:(1)用纸做一个长方体纸盒;(2)做这个盒要用多大的纸与长方体的什么有关?(3)纸的大小怎样计算?学生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实际操作,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讨论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激:即设计一些新颖、奇特的预习思考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本。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新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本,从而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做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个学生,还有15个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个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面对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
    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思维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例题,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找出生活中的素材,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起来,使教学素材取之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隐含在教材里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展示数学思维过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征,应用的条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屋建瓴。然后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界面关系,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
    四.关注现实基础,找准思维起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主动地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
    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理解并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意义的认识建构,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总之,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的生命线,所以对学生应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掌握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

    点击次数:61  发布日期:2013/12/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