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赵亚妮

             如何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陵小学   赵亚妮

    摘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学生只有真正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它的育人功能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最大化效应,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服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兴趣;育人功能;全面发展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但如果学生不重视这门课,并对其不感兴趣,那教师要实现的培养具有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导入环节,在“激趣”上下功夫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结合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喜欢听故事、看视频等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导入,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联系生活实际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从而有效地启动认知,激发思维,为一堂课的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学会沟通交流》一课时,我用学生喜欢的“撕纸游戏”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道理直观、形象,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环节,在“体验”上下功夫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相较于传统的“坐而受道”,体验式教学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途径,贵在学生获得的经验是直接的,这样使课堂讨论变得更有价值,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例如,学习《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每一个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及其艰辛,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没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我特别选取了厨师、空中乘务员、消防员三种职业,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5分钟持锅翻炒、3分钟咬住筷子练微笑、1分钟负重深蹲,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索之旅,真切的体验胜过千言万语,学生的认知逐渐清晰,情感逐步升华。

        三、结课环节,在“拓展”上下功夫

    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的有效拓展,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和落实,是对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检验。换言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更重要的是内化在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将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化、生活化、实践化,让学生从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角色认同,从而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例如:学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一课,我引导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的“小学生交通文明岗”“社区助读小组”等类似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课余生活,以此培养他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完《少让父母操心》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我布置了让他们早上按时起床、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又快又好的完成作业、陪爷爷奶奶散步等拓展作业;学了《低碳生活每一天》,我布置学生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并将这种规范落实在行动上;学了《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我布置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纪录片《圆明园》,并结合学习内容写一篇观后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拓展使学生真正将理解化为行动,以此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从而激发起他们外强体质,内强素质,自觉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内动力。

    四、反馈环节,在“激励”上下功夫

        每个人内心最深层的需要,都是渴望别人的赞赏。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浅浅的话语,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而正确的看法,它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让学生给自己潇洒的画一幅正面的画像。所以,对每次布置的拓展作业,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予以激励。激励可以是教师真诚的拥抱、鼓励肯定的话语、亲手制作的小礼物,也可以是接受学生的掌声或赞美等,从精神上,让他们获得愉悦感,从而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

    总之,从产生兴趣到参与体验,再到有效拓展、倾情激励,都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每一次讨论,学生才能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最大化效应,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李晓东 胡玲.小学道德与法治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20-26.

    点击次数:111  发布日期:2023/4/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