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郭雪婷
红色文化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乡宁县幼儿园 郭雪婷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精神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幼儿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复兴民族的重要职责。在幼儿时期就要渗透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幼儿信念,让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幼儿内心,苗壮成长。
一、在阅读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爱国”这两个词,是模糊的、抽象的,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量身选择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传播红色文化,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之中提升阅读兴趣,体会文本情感,培养爱国情怀。比如,提供《小兵张嘎》、《鸡毛信》、《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绘本,以色彩鲜明的画作、丰富的剧情吸引幼儿眼球,让他们沉浸于绘本之中,吸收红色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之中,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幼儿爱上红色绘本。比如,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创编红色童谣,在活动中朗读,加深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印象,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情感,让幼儿走进红色岁月之中,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辛,见证无数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二、在角色扮演中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幼儿天性喜欢模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十分丰富,创造力较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实现这一目的。搜集红色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幼儿进入红色革命情境之中,使其体会红色文化。在情境创设时,还可引入道具,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如手枪、绿色水壶、炸药包、煤油灯、草鞋等,这些事物已经逐渐被社会遗忘,对于幼儿来说较为陌生。将这些引入教学活动和角色扮演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如带领幼儿阅读《小英雄雨来》之后,教师创设绘本中所描述的情节,和幼儿一起设置地雷阵这一情境,借助日军军装、手枪、带补丁的衣服等道具,让幼儿分别扮演雨来、村民、日军等角色,演绎绘本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深入体会到雨来的机智与勇敢,感受到日军的凶狠与残忍,从而对小英雄雨来产生钦佩之情,在红色文化熏陶下,燃起爱国之魂。
三、在美工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通过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在鉴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体会到前人的伟大,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自身的爱国情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美术内容和知识,了解绘画的方式和思路,在增强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创造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抓住儿童敏感关键期,将红色文化与美工活动有效融合,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比如,教师为幼儿讲述革命故事,让他们知道老百姓与共产党之间的亲密关系,了解军民一家亲,体会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讲述完故事以后,为幼儿发放麻布、麻绳、鞋垫等带有红色印记的材料,让幼儿制作草鞋、衣服等。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感受历史印记,了解红色文化,提升爱国情怀。
四、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在日常教学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触摸红色文化。比如,教师可征求家长同意,带领幼儿深入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之中,深入观察革命时期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还可深入养老院,开展幼儿表演,进行慰问。在表演结束后,倾听爷爷奶奶们的红色故事,学习他们的红色精神。从小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强化幼儿的红色信念。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幼儿能够深入感悟革命时期的艰辛,真正体会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生活产生新的认知。有一个幼儿在倾听老人的长征故事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老师,这位老爷爷好辛苦,原来长征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我昨天没吃到鸡腿,还和妈妈生气了,觉得我的生活不幸福。和老爷爷相比,我的生活太幸福了。如果没有老爷爷那一辈人的努力,我也不会有这么幸福的生活。以后我一定好好吃饭,热爱生活”。这个幼儿的心声,也代表着无数幼儿的内心活动。当幼儿意识到如今生活多么幸福的时候,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在爱国情怀的督促下,实现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利用红色文化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幼儿的身心规律相契合,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让幼儿浸润于美好的教学情景之中,感受红色文化,吸收红色精神,提升爱国情怀,实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