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梁泽湘

    浅谈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秦团庄乡初级中学  梁泽湘        

    摘要:在当下的农村,当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一面就是家庭婚姻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使现实中的离婚率不断升高,导致学校里离婚家庭学生人数节节攀升。因为家庭的不完整,缺少父爱或母爱,这些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他们需要关注和帮助。其中,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一、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正直青春期阶段,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他们陷入“困惑期”,再加上父母离异的打击,以及农村中出现的各种新旧社会现象和生活、学习上要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表现出了对这个社会的无所适从,以至于出现了各种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比如抑郁、性格孤僻内向、冷漠、厌学和逃学、离奇出走、犯罪、自杀等现象。他们的这些现象都在给家长、学校、社会敲响了警钟,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1、情感缺失

    由于这些学生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缺乏父母另一方应有的温馨和关爱,当遇到问题时,无法向人倾诉,尤其是父母中的另一方,就找不到情感寄托,久而久之,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消极的和不良的情感表现,比如:情感脆弱、敏感多疑、表情冷漠、容易激动或失落、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等等。

    2、孤独感

    由于这些学生生活在农村,生活单调乏味,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少,可谓是见过的世面少。父母离异后,一方出走,另一方为了生计可能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这样就把他们留在了家中和老人居住或独自居住,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其中一个最大的折磨或困惑就是孤独。尤其是他们独自留在家里,面对冷冷清清的房间时,那种孤独写满了他们幼小青涩的脸。

    3、性格缺陷

    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性格缺陷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就有:悲观自卑、自恋孤僻、仇视封闭、没有安全感、忧郁不合群。

    三、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得当的原因

    很多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离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缺失或不平衡,家长容易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离异后,有的父母因婚姻的变故而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教育;抑或由于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容易迁怒于孩子;或者把孩子留给长辈照顾,自己在外赚钱养家,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2、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原因

    离婚毕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尤其在农村,一旦离婚了,就会受到一些人们世俗的讥笑,甚至鄙视,他们的孩子本身是无辜的,是其父母失败婚姻的受害者,但由于世俗的影响,他们也饱受歧视和人情冷淡,甚至得不到起码的同情和爱护,加上年龄小、阅历浅、思想不成熟等原因,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如此发展下去,心理发展就会脱离正常的轨迹,待等到进入初中青春叛逆期,这种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演变成一场暴风雨。

    3、重组家庭影响的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有些夫妻离婚了,但他们很快又结婚了。进行家庭重组之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家庭的和谐,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甚至有些父亲(或母亲)还会无情地把孩子往门外推,把孩子像皮球一样往另一方踢过去,这样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极大地伤害。这些现象,在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5、社会和学校关注度不够的原因

    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应该得到及时的救助和疏导。但是,这种情况,在农村里,比如村委会,他们的贡献是比较有限的,一是他们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二是他们也可能尽不到这份责任心。当然,农村学校里的这方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基本不达标,有的也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如果学生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班主任凭借自身经验开展工作。如果碰上年轻班主任,这就更加难以处理了。

    四、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父母增强责任感

    父母虽然离异了,但是不管出于何种理由,离异后,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关心和照顾好孩子,使其健康成长。

    2、注重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学校就要发挥急先锋的作用。虽然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在教育上的确让教师头疼,但是,作为教育者应该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对待农村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教师应该做到:

    (1)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特别关注,个别辅导

    (3)做好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3、沟通家长,配合家庭教育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大场所。学校相对家里稍微复杂些,更能看出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是学习还有社交能力。离异家庭家长应经常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同时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4、增强社会关注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正确认识离异,同时告诉孩子父母虽然离异了,但还是爱他们的,降低孩子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要加强良好的社区服务。定时定期的对离异家庭父母开展孩子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开展讲座,离异家庭父母大家相互交流心得等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总之,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作,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浦菊芳. 初中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和研究[D]. 苏州大学.

    [2]    罗韩. 浅析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9):1.

    [3]   王茂东, 李芳.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透视[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4X):1.

    点击次数:183  发布日期:2023/3/1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