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李淑萍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中学  李淑萍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数学概念的学习,需要先列举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知识,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与具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便于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充分展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实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实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概念、原理及公式等皆具极强抽象性,严谨且枯燥,而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热衷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对于生涩难懂的数学课很难提起兴趣。所以,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前提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多采取口述和简单教具的综合运用,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数学课堂沉闷的现象。而现代教育技术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音乐等各种元素的综合呈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灵动有趣,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将知识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为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注入丝丝活力。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更乐意接受,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有趣的故事“圆柱的烦恼”,一下了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个圆柱王国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胖胖瘦瘦的圆柱,其中有一个高为0.4米,底面积为10平方米的.圆柱,是一个膀大腰圆的胖子,苗条的圆柱嘲笑它,他也感觉自己太胖了,爱美的胖子圆柱,想让自己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瘦下来,变得苗条,把自己的身高变成10米,谁能帮这个胖子圆柱能实现他的愿望?”多媒体展示的童话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为解决问题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答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教学知识变得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更加地温馨、和谐,与此同时,更能拓宽学生学习范围,让学生心无杂念的学习学科知识,体验到学习学科的快乐,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探究,找到学习的窍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我们平时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往往无法一一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这就让学生难以理解我们所教授的内容。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多种物体,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师可以把相关内容制成演示文稿: 使画面在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展开,如蓝天中展翅飞翔的飞机、蓝天白云下的埃菲尔铁塔、车水马龙中承载的杨浦大桥等画面。 通过画面,学生可以有效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够认识到其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热情也能被调动起来。

    比如我们在教授八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所要讲授的就是生活中的现象。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于学生来说,往往还是感觉比较陌生的。当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进行直观展示的时候,就会很轻松地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把学生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概念,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生空间想象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将文字、图形、声音以及动画结合起来,对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讲授那些抽象性比较强的概念和数形关系,将其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讲“物体分类”,主要的任务是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结合学生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茶叶罐等,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同时,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引入时,可以通过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先想象,各抒己见,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后通过归纳再下结论。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春天,我们数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融合信息技术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合理,适时适度,不能盲目使用,要为了追求教学目标而使用,使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点击次数:184  发布日期:2022/11/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