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马瑞玲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西阳小学 马瑞玲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对象——学生和教材出发,设计出高质量的、有技巧性的提问内容, 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师生之间针对教学内容予以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对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研究,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帮助,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学生上课积极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效率高。语文教师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就是问题意识,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将重点偏向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在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要问问题,善于问问题,敢于问问题,对学生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一边欣赏梅兰芳演出剧照,一边听录音《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唱段)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代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听了他的这段京戏,请再读课题,想一想,你的脑海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梅兰芳为什么要学唱戏?”“梅兰芳怎么学戏的?”“他学戏的结果怎样?”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要想寻求问题的答案,自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优化课堂提问设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这样的提问不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既浪费时间,也达不到实际效果。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性,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使多数学生通过思考便能解答。
如执教公开课《临死的严监生》,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后,问:“你们觉得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答道:“他很吝啬。”有的学生答道:“他很节约。”显然后者并没有真正理解人物形象,这是本课中特别容易混淆的问题。第一次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肯定了“吝啬”是正确的。下课以后,自我反思觉得这里处理的不恰当,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点,没有抓住时机继续追问引导,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第二次执教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笔者没有直接作出评价,而是问, “吝啬”和“节约”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当同学们查到词义后,又问:“严监生是节省还是该用的不用?让我们认真读文,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在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两茎灯草该不该用”来体会到了严监生的确是“吝啬”,而不是“节约”。通过对教学设计中的课堂提问多次推敲和反思,深深地感受到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对整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切忌临时起意,提出一些缺乏实质价值的问题。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问题,以保证提出的问题切合课文表达的主题,从而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许多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题目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或者是对核心思想的提炼。教师可以从题目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巧妙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授《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笔者以课文的题目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接着,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印象的同时,得出问题的答案,即这段沉默意味着课文中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关爱父母,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所以这段沉默是可贵的。在讲完课文后,笔者模仿课文中的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许多学生都低下了头,只有寥寥几个学生举起了手。笔者对这些举手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回家后问一问爸爸妈妈的生日,并牢牢地记在心中,在每年他们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准备一份礼物。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感触,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核心思想,同时也领会到课文中的情感和精神,学会了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技巧,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它既是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一座桥梁.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上提到的几个技巧,认真思考“问什么”和“怎么问”,让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成功互动学习的最好体现.叶圣陶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努力追求“投石击破水中天”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