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幼小衔接语文老师与课堂教学 阮筱琴

    浅谈幼小衔接语文老师与课堂教学

    ◎    四川省乐山市城北小学  阮筱琴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指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转折。儿童对初入学能否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期教育教学极其重要。如何有效帮助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长期以来也是基础教育界关注重点,却又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语文学科在幼小衔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一年级语文老师该注意什么,语文课该如何上,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就此笔者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年级语文老师要做到:

    一、知儿童

    熟知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积极倾听儿童需要。语文学科是幼儿园进入小学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每周课时9节。语文老师一般是班主任,担负着启蒙教育职责。对儿童身心状况了解,俯下身子倾听孩子需要,关注每个学生性格特点,予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觉安全舒适。这就为“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二、会童言

    语言儿童化,会恰当肢体语言。刚进入小学,学生还没有完全脱离幼儿园的语境,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如果语文老师说话呆板,平铺直叙,没有表情与动作辅助,吸引不住学生,学生自然走神,或者自顾自的玩耍。老师讲课时用儿童化语言,把自己也变成小朋友,更容易让学生感到亲切。当然太夸张的表演式容易误导学生也不好。可以去听听国家级特级教师王崧舟、窦桂梅的课,他们无论上哪个年段的课,语言表情等完完全全与学生融为一体,常常让听者也会沉醉其中。他们亲和自然的教态,富有情感变化语言的表达,值得我们语文人学习。

    三、端仪态

    仪表整洁端庄,情绪乐观饱满。学生刚入学,对新环境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对语文老师他们更关注,他们不仅会观察,要模仿,还会做出直观评价。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经历:某天你衣着上有了新变化或者妆容上有了改变,一年级的小朋友会直接说: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老师,你今天化了妆,比昨天好看。等等话语。如果一个老师不修边幅,穿着随意不整洁,学生也会邋里邋遢,不讲卫生。上课时,老师一定要有精神,元气满满,经常保持微笑。老师要眼里有光,发现孩子闪光点要及时肯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尊重。如果老师上课没精打采,不能把学生目光注意力聚焦到自己身上,五十个左右的6岁孩子的课堂多么乱可想而知,能拿什么资本谈谈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年级语文课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打造:

    一、沿用游戏教学方式,为儿童搭建成长适应阶梯

    学生刚进入小学,课堂教学时间变长了,有严格的上课规则,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甚至抵触小学生活。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和生活。语文老师一定要从教学方式上与幼儿教学做好衔接。在幼儿园学习中,游戏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熟知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学生刚入学,老师应该适当的通过游戏开展教学,这样让学生自然对小学语文课产生熟悉并渐渐适应。游戏教学是幼小衔接期教学法宝,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这些游戏方式:例如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采用“找朋友”。学生最分不开的单韵母b.d,p.q,m.n等制成卡片分发的学生手里,让学生找朋友,找对了给奖励,这样游戏做多了,学生自然就能区分。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朗读或者扮演角色的游戏。在进行生字巩固时,可以采用“谁能认识我”的游戏。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造轻松愉悦课堂环境

    一年级课堂教学是有目标和任务的,要想课堂高效,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愉悦中获得知识,快乐成长。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可以将儿歌、表演、绘画等引入课堂。比如教学拼音字母,区别bd-pq,引导学生编儿歌:右抱西瓜bbb,左抱西瓜ddd;左吹气球qqq,右吹气球ppp。学生自编自演,主动参与,效果显著。绘画的引入很适合6岁左右的孩子认知特点,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老师教学课文,让孩子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一幅幅形象图画,既加深了学生对书面知识理解巩固,还能让老师了解每个孩子对课文个性化理解,同时提高孩子动手能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在各种平台去找相关音频视频融在课堂教学学中,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通过简单直观视觉听觉进入情境,轻松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勤播好习惯,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行为保障

    刚进入一年级,很多学生停留在幼儿园自由,没有规则意识的散漫状态,学生对小学生活的还不能完全适应,要想学生能很好适应小学教学,老师就要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习惯。习惯要形成,必须是经过重复或者不断练习,才能固定化的行为方式。老师一定要有播下好习惯,学生终身受益意识。一年级语文课堂着重培养以下习惯:课前准备好学习书本,笔;课堂上坐姿端正,目光追随老师,专心聆听,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听别人发言时,认真听,不随意打断接话等。读书时捧起书,大声洪亮有感情,读完轻轻放下书;书写时记住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作业时认真书写,按时完成,养成先做作业后玩耍的习惯。培养这些习惯老师一要有耐心,二要有方法,三要不厌其烦。

    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老师可以组织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要适合初入学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学生能够随时取阅,支持学生广泛轻松自主阅读。建议老师坚持每日为学生读故事书,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内容。老师还要有计划的定期推荐好书给学生,指导家长亲子共读,逐步培养学生爱上阅读的好习惯。在培养阅读同时,还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生活和阅读中识字。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可能厚积薄发。小学入学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极其重要时期,语文老师谨记“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必须潜心专研,循序渐进,把握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特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学生幼小完美衔接而不断探索。

     

     


    点击次数:119  发布日期:2022/11/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