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学习型干部 陈晓华
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学习型干部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第二幼儿园 陈晓华
为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打造"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与创新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公民普遍的生活方式。
一、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
信息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电脑和网络向人们高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让人们真切体会到“晕眩”的感觉。学习也是竞争的新形式。谁拥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谁就更有资格成为信息时代地球村的“村民”和“主人”。传统的组织大都是金字塔型结构,信息逐级传递,沟通渠道不畅,不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这就必须要改变组织结构,使之扁平化,以有利于信息的快速、准确和通畅的传递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网络化沟通的客观要求。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今天,智慧只有通过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得到。
二、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
结合我国学者和实践者的研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学习型组织: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对于常说笑话的人,我们可能认为他乐观豁达;对于不修边幅的人,我们可能觉得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心智模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3、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这一愿景做出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但它一定是比较具体的,未来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组织共同愿景指出了组织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大家就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4、团队学习。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团队学习就是提高团队成员相互配合,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应变力和创新力。
三、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为搞好创建工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有可行的学习教育规划和创建活动计划,不断加大学习教育阵地的投入,加强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培训,有一定数量的书刊、资料、音像制品,并充分的发挥作用;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干部群众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浓厚,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和理论联系实际,好学勤思、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同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阵地和创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创造力的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和工作要求,提高了创建工作的成效。
四、广泛宣传扎实开展
1、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倡导学习为本,营造学习文明的氛围,促使人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宽广的眼界和独到的眼力审时度势,提倡和鼓励建立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知识共享、人才价值的新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学习、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2、健全制度,狠抓落实。运用各种方法,使学习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加大对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制定相关措施,把学习实效与个人的晋升、使用等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创建学习型组织和良好氛围和长效运行机制,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3、严格考核,提高实效。建立公正的考评标准,考评标准是评价学习目标的实现及其成果的基本依据,制定考评标准做到计算方法与目标体系相一致;考评时间应与目标规定时间相统一;评价尺度要明确规定达到考评项目的基本分值;坚持考评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以便在考评中得到明确遵循,也使考评工作规范有序。
迎接新形势、新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