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 苏杏珍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街道东湖小学 苏杏珍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业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但是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深入的探究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更好的设计作业,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施要点
在“双减”政策下,国家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感受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原则
1、减负原则。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以读、背为主。读课文以及读和课文相关的资料,读课外书;背诵年段要求积累的语言文字。要求学生读课文时必须边读边勾画,勾画不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或是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读后要求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抽查孩子读的效果,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因为有这样就使读书有口无心的孩子不得不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带着目标来读书,从而提高自读课文的质量。相对于学生的机械重复地写,读背更加轻松,避免了身体上因为过多的写而遭受损害。学生读书读得效果不好,家长抽查都不会答,就要让学生再读,可能这样会对学生有压力,也拖延了时间。其实效果不好就说明带着想记住的目标去读还不能达到高效,让学生读的时候就试图努力记住或精力高度集中,形成好的读书习惯。如果多次记不住,也是正常的,缓一缓,打一个自评或家长评的等级,到校以后再上课,如果学生第二天能过关,可以给他补打等级。长此以往,学生阅读面逐渐增宽,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对达到低年段大量的识字要求很有好处。当然,家庭作业中多读,也不是不写,只不过确实要以读为主。而我在学校再布置了适量的抄写作业,偶尔进行听写默写的检测,以保证学生整个语文知识体系的落实。
2、形式多样化原则。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布置动手作业、“画画”作业、“说”的作业,留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表达的场所和机会。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分类”知识时让学生在家把一些好玩好用的东西,进行分类,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标准来分类。
3、全面发展原则。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不能局限于掌握了哪些知识,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语文在知识、能力、态度上都有所提升。所以,学生学习时智力的和非智力的素质都要有所发展。家长们在家里对孩子的关注是全方位的,家长们对孩子完成作业情况的反馈,可以提示教师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比如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常常能自己给自己安排一些学习任务,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订正作业错误,跳绳一分钟计数,给课本包书皮……都是基于对学生某些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而设。按照老师要求不折不扣去做的孩子,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层次性原则。家庭作业是要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去完成的,家长应该承担其家庭教育的责任。社会各个家庭是有层次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有层次的。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理解程度也是有层次的。比如,有的因各种原因,把孩子寄托在托管班,有的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些不好的看法,对学校教育是不够信任的态度……这些因素会使作业完成的情况必然出现层次性的差别。绝大多数家长在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家长们可以按照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落实孩子的家庭作业。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空间,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
小学语文作业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把握,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极大的推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在完成学生的减负之后,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学习,增强他们对语文世界的学习和感知。
1、“听”的作业。从根本上来说,听的作业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实施的时候,一般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尤其是多角色的朗读,让学生仔细聆听每一个角色的口吻、感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感知和理解文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听一些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感,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内容。
2、“说”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减负并不是单单的减轻作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的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愿意去表达,愿意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和身边的人倾诉。因此“说”的作业就是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父母亲人进行复述,以讲故事的口吻直白的去展现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知识会得到强化和巩固,他们自身的成就感也会大大增强。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文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想象,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想象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会得到大大提高。
3、“读”的作业。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和坚持,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的作业。“读”的作业主要是指必要的课外阅读,当然了,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随机选择,比如我们今天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了更好的理解老舍以及老舍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多的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感受老舍的行文風格,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对老舍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他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拓展。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因材施教”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要全面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针对性的了解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们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我们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去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突出趣味性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深入的落实相关的政策,全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还应该加强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轻松高效的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莫大的喜悦和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实施中,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绘画的作业。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都有绘画天赋,他们总是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我们了解到绘画可能是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可以以此方式来完成语文学习。比如当我们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之后,知道济南这座城市是被小山包围环绕的,而这也决定了济南温暖的气候特点,在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将济南的冬天展示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济南的冬天所具有的独特的美。
2、表演的作业。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表演可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表演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特点。例如,在学完《皇帝的新装》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课文情节排练、分角色表演和道具的准备等,这些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形象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这些步骤的同时,学生们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和各种角色形象的塑造,更好的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上,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一些自我空间,让他们不断的探索、发现、感受和实践。而如何让小学生语文作为更具有创新性,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学者需要长远研究的问题。在未来,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实现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荣.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甘肃教育,2018(22):75.
[2]詹彩斌.浅淡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J].新教师,2017(09):41-42.
[3]汤金燕.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江西教育,2017(2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