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生源薄弱学校教育提质的策略思考 董友顺 李 荣

    生源薄弱学校教育提质的策略思考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中学校                   董友顺

         四川省苍溪县白桥镇马桑中心小学校    李 荣

    摘要:薄弱学校一般是指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并存的学校。作为薄弱学校的管理干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让自己有强烈的使命感。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知识素质、管理素质以及发展素质。抓住改革机遇,确立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研究学校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色。

    关键词:生源薄弱学校;教育提质;策略

    薄弱学校一般是指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并存的学校。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薄弱学校该怎样实现发展突围?在此,笔者结合广元市利州中学、苍溪县马桑中心小学由薄弱到优质发展的奋进历程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层的领导力

      领导班子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作为薄弱学校的管理干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让自己有强烈的使命感。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知识素质、管理素质以及发展素质。抓住改革机遇,确立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研究学校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色。

    一是调整充实学校管理干部。对于薄弱学校来说,学校的管理创新是走向优秀的关键。要采用严格考核、竞争上岗等方式配齐配强学校中层班子成员,把教学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思想作风正的教师充实到领导班子内。班子尽量要年轻化、知识化。要重视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不定期安排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借鉴外地外校先进经验,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转变管理理念,重视团队建设。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的力量是精神而非物质,要充分发挥人善的力量,运用好人性的弱点与优点。薄弱学校的建设要充分依靠教师,脱离教师的学校管理一定是失败的管理。所以,应当尊重教师、把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当成学校的主人来看待,充分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进行科学决策,实行民主管理。管理是教师自己的管理,教师是管理的主人又是被管理者、监督者、推进者、促优者,具有权利、义务、监督、优化四位一体的复合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导学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根本。如何使薄弱学校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内在修炼好的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层核心工作。

    一是学校制度的制定要立足教师的发展,而不是限制教师,既要靠制定去规范教师的行为,更需要校长去用感情来引领。更多的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教师思想工作,要少讲大道理,多投入感情,凡事都讲制度讲原则,有时候根本行不通,特别是有些年纪大的教师,弄不好还影响干群关系。所以在处理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比如在教师的请假问题上,做为西部贫困地区,风俗习惯是非常多的,原来有些老教师因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家里红白喜事需请假的特别多,作为学校可以从人性化出发和教师没有特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批准教师,但也要教师们明白,我们不是农民我们是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教师们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观点。

    二是管理上对待教师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工作中,对待老教师要爱中有严,对待青年教师要严中有爱,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经常走到老师们中去,力求一种心灵上的相互靠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从细节上入手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当中的问题。开学之初,为全体教师更换新的办公桌,夏天为教师们安装好电扇,超过三十三度的天气强迫他们到有空调的多媒体教室办公。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想方设法为他们物色对象;关注困难教师,定期上门探望,送去学校的关怀。从学校有限的资金中挤出活动经费组织老师们外出游玩。广大教师和你心贴近了,对你认同了,你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三、加快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度

    学校的生命在于课堂。学校要发展,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最有效的管理捷径就是走进课堂。

    一是通过走进课堂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校长的听课不必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必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当业务领导不打招呼走进了教师的课堂,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尤其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过程中,薄弱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大不大?这些方面只有在听课之后,管理人员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二是通过走进课堂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管理者也必定不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思索如何打造本校的特色。尤其是薄弱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那么,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管理者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去发现。

    三是通过走进课堂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打磨出来的。管理者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业务领导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四、加强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生健康成长要受优美、健康、良好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当今立德树人的想需要。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一所学校不论大小,不管历史长短,都有根植于学校深处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怕的是没有文化,更怕没有能够发现学校文化的管理者。新学校管理者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和发展这种文化内涵,迅速提炼并宣传从学校根上长出来的本校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管理者要实现从学校文化的无意识建设到有意识建设的转变,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二是通过宣传架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薄弱学校受社会关注度少,上级领导来得相对要少,学校教师走出去的也少,信息相对闭塞。那么可以怎样找到一个方法来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发展呢?那就是宣传。通过宣传让领导关注、了解学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对学校有一种认同感。通过宣传,让家长知道学校发生的变化。所以,薄弱学校更要关注自身对外的宣传,既要扎扎实实的做工作,还要大大方方的搞宣传。作为薄弱学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做不到,做到了别人关注不到。因此,薄弱发展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思考转化成行动,把行动物化为成果,借力全社会支持促进自己不断发展。

     


    点击次数:181  发布日期:2022/8/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