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思考 郑丽霞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思考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郑丽霞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双减”背景下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学生课堂的管理,而课堂作业正是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促进“双减”的落实?本文从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多元化,课程化;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高效性;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活实际;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形式的丰富;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思考探讨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应聚焦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遵循历史,学科和学生发展规律,按照“统筹管理作业、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督促完成作业、认真批改作业、研究指导作业、督导监测作业”的总体思路设计实施初中历史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目前,我们教师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满堂灌,总怕学生那块知识不懂,教学内容太详太细,重点不突出,自我检测题过于多且缺乏梯度,课堂上教师、学生都很累,课堂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要求,以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多元化,课程化
初中历史在作业设计上要深入研究课标,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分层设计,实现作业设计的多元化、课程化。自我检测题要做到精选精练,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的落地,设计许多随意性很强的作业内容,如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有关于本节课知识点的历史资料,通过阅读这些历史资料,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是让同学们,依据课上的有关知识点进行一个问卷研究等。这种形式的历史作业,往往比较空洞,而且历史教师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没用给予学生适当地指导。让学生如此自由的发挥,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无所适从,对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是早已磨灭滞空。因此,在设计有效的历史作业时,一定要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目的,要体现出有效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原则。以初中历史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们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能力大小和经验水平,合理地设计有效的历史作业。只有通过这个方式设计出来历史作业,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探究,主动思考。
二、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高效性
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每一个年级都开设了好多功课。如果每一门课程的老师都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都挤占满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其身心的发展,严重地会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因此,这便给初中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他们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必须要少而精,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其布置的作业不仅要对课堂已学到的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还要在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之中。通常来讲,最好可以让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一次历史作业。
三、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活实际
在初中教学中之所以会开设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了解历史,知道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国以及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哪些事件。更为深刻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自主地总结一些历史经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努力做到以史为鉴。对现实生活有强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初中历史在设计有效的历史作业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将历史知识的实用性考虑在内。例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进行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一些在中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才存在的购物票证,如:油票、布票、粮票等,不需要把它们的实物拿到课堂上,只需要拍摄一些照片即可。通过结合实际市场上,存在的五花八门的商品,让学生通过其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总结一下,现阶段在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给我们的具体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种设计有效作业的方式,就可以把课本上枯燥的历史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切身地体会到了历史知识所具有的伟大的现实意义。
四、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形式的丰富
在之前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总是以书写的方式作为其布置作业的主要手段,但是以书面为主的作业形式难免有些简单,无法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必须通过丰富历史作业形式的方式,去增强历史作业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完《隋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上的作业。让他们在课下精读和本课有关的课本内容,在下次上历史课时,让他们采取口头表达的形式,去谈一谈自己对隋炀帝的认识,以及对其功过的评价或者是阐述一下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消极影响以及积极的意义等。再比如学习完《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活动性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搜集一些关于日军侵华的图片或者是资料,然后通过整理手中掌握的所有资料,试图去表演一段话剧或者是书写一篇评述性的文章等。另外在进行有效作业的设计时,不要拘泥于形式,凡是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增强其对历史知识掌握能力的方式,都可以拿来作为设计有效历史作业的一种形式。
五、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
新课程标准所表述的课程目标始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整体实现。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没有认识到学生完成作业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情感生成、价值观升华最理想的教育主阵地。也就是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的过程应是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本质所在。因此在设计历史个性化作业时,要坚持新课程所倡导的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通过创新历史作业设计的主要形式,设计个性化作业,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
例如通过创办历史小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办历史小报是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做的一种动手动脑个性化作业。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中引导学生创办了历史小报--个性化作业。通过创办历史小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拓展视野、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感知,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办历史小报可以充分表现学生的创造力。历史小报呈现了学生收集的各种历史资料和学习心得,再配学生的排版和图片,每一张都很精彩,在历史小报的创制过程中,强调的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种个性化作业,学生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锻炼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
总之,作业的有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有效作业的设计工作,为学生综合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既要巩固学生已学的历史知识,也要促进了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改进,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的,只有我们心中有宏大、高远的理想,教学、教研才能更加深入的开展,才能真正的做到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每个学生高效学习、充分发展,真正达到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许冬根.历史教学中为何要让学生做作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09期.
[2] 梁青建.从做作业中得到最大的收益[J].初中生世界.2002年Z4期.
[3] 王生.新课程下历史作业形式改革初探[J].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