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罗毅霞:用心倾听 共同成长

    用心倾听 共同成长
    ◎ 江西省赣县城关第四小学 罗毅霞
    摘 要:都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张白纸,怎样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多彩,更五彩斑斓,我认为,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用心 倾听 共同 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孩子学会倾听,让孩子倾听老师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自控力、坚持性等等还不够,他们的倾听能力可能还比较弱,相信在每个班级里都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做做小动作,思维不能一直跟着老师走,站起来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不能够有耐心的倾听别的小朋友讲故事或者回答问题等等。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就粗略的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激发孩子说的兴趣
    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喜好。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成绩平平的学生,还有少数的学困生,他们也爱动脑筋,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往往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不合老师心意,老师就不满地让他坐下了。当学生发现教师无心倾听自己的看法、感受,甚至给予打击时,他们的学习热情被浇灭了。在提出问题时,某学生手举得很高,一叫到他站起来,他就愣在那儿,并且是脸红脖子粗的,显然他是很少回答问题,心里特别紧张。如果就这样叫他坐下去,责怪他不懂装懂,显然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别紧张,再想一想”,实在不行用手势、表情等科学地、巧妙地向他提个醒。这样,你会发现他们接下去能把课文背得很流利,把问题回答得很有见解。
    2、规范要求,懂得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语文课上我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听时要做到: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也要尝试在对发言者提出的意见或补充之前,先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我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还有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倾听中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要明之以理形成自觉,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例如在上《草船借箭》一课时,余炀同学站起来回答可能她的声音很小,底下的学生就举手嚷:“老师,我来,我来,”我没有理他们而是耐心地让她说完.才对大家说:“在有人发言时,不等别人说完就举手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应该等别人说完,有了不同意见再举手,。如果你正在发言时,别人也这样打岔,你有什么感觉,想体验一下吗?”我故意请刚才嚷地最凶的晓鹏同学回答,他刚回答半句,底下就有很多同学学着刚才的样子说:“老师我来、我来”弄的他无法讲下去。我要求大家静下让他在体会,教室安静极了,他的声音洪亮,同学听的投入,情不自禁的鼓掌起来,尝到甜头的同学们从此以后都很注意倾听。
    3、做出听的姿势,强化听的感受。
    让不爱说的孩子也说起来,感情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动力。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鼓励。不爱说话的孩子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等。在这些孩子面前,老师首先要与他们多说话,引导其产生交流愿望;当他们说的时候,老师更要耐心地听,边听边猜,边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说出心里想说的。蓝天因为有了白云的依偎才不会寂寞;高山因为有了山花的依恋才不会孤独;碧海因为有了鱼儿在她心里嬉戏,才会这样生机盎然;而我,因为做了小学教师,拥有了可爱的孩子们,才真正拥有了最美丽、最可宝贵的人生。
    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给予孩子理性的指导。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真诚处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我愿意和所有老师一起用微笑和激励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做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心倾听,我发现了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在他们纯洁童心的指引下,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因为用心倾听,我成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因为有爱,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点击次数:58  发布日期:2013/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