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掌握命题策略 提高命题能力 冯子光

                     掌握命题策略 提高命题能力

                     ◎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冯子光

    摘要:命题是检验教学效果,激励学生,获取教学信息的必要活动。它包含研究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等前期准备、确定考查内容等中期工作、还有考后内容反思总结等等。命题是技术活,迫于学情、进度、经费、考试频率等客观实际,又不能长期依赖专家,它倒逼老师们要研究命题要求方向,掌握命题策略,不断提升命题能力。

    关键词:命题内容;命题策略;命题能力

    命题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是检验教学效果,激励学生,获取教学信息的必要活动。但命题是技术活,迫于学情、进度、经费、考试频率等客观实际,又不能长期依赖专家,这就倒逼老师们要研究命题要求方向,掌握命题策略,不断提升命题能力。

    .体会教材编写,明确重点难点,确定命题内容方向

    (一)领悟教材,体现教材意图

    1.学习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和能力要求无疑应成为教学实施和检验的指导!所以在命题前理应研究课程标准,明白教什么、考什么和怎么考。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度建议:“构建以测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目的的命题框架”[1]。以真实情景为测试载体,以实际任务为背景,以所学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测试学生的核心素养。无疑为教学和命题指明了方向。

    2.研究教材领悟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反映。是专家团队在充分研究和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编制的教学内容。新世纪以来,为顺应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形势和要求,高中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教学内容要求和内容设置顺序上均与以往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比变化,在教学和组织学生考试上改变观念,推陈出新,充分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如高中化学的计算板块,老教材以一章内容“物质的量”出现,而在人教版中则以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出现,将新课改化学计算作为实验工具的目的充分体现。老师在教该部分内容时,过度拓展则没有必要,注重其应用,将其放在实验中考查更能体现其意图。又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高中化学传统重难点知识放在第二章就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学习化学的工具,所以在高一上期过分拓展和考查其相关知识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选科时放弃化学。

    (二)研究学情,控制考查范围

    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检验、激励和导向。要使一场考试达到上述目的,命题首当其冲。需结合教学进度,圈定考试范围,合理确定难度。

    1.考试内容的确定。

    一般来说,平时检测的内容以当天当周当月所教或所复习的内容,这样针对性更明确。为使知识融合贯通,可以适度拉长范围,但不宜考学生没有学过的,不能出现超纲的内容。其中考查的重点应为教学重点,以其为主干,辅以次要内容。作为化学学科,可以提供部分未学信息从而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但信息一定要给够。大的考试一般会指定考试内容。按要求命题即可。

    2.考试难度。

    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认知水平发展无疑会导致内容难度的变化。这也是非一线专家难以把握的地方,任课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更了解,命题优势更明显,知道学生整体对知识把握情况和学生个体存在的不足,在哪些知识板块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而确定命题难度。在难度的处理上也可梯级确定难度,一般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困难,让学生能得分可得分。也可将试卷设计成A、B卷,A卷考基础,B卷考能力。还可将上次考试有难度的内容设计成循环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三)统筹兼顾,合理试卷布局

    只是确定了命题内容和难度还不够,考查哪些知识?各知识应占比例?运用哪些素材?以哪种方式进行考查?各知识点的考查要求是不是符合预期也在考虑之列。在命题前,最好先确立命题双向计划表(见下表),从而确定考查知识点及其所占比重,以及确定知识的考查方式和知识考查顺序。以免出现知识点重复、遗漏、太简单或难度太高,确保内容、难度的合理性。同时要做到不偏和不怪!一套试题命制成型后,需要不断的打磨,不能出现试题残缺和知识错误情况;检查各题的表达方式是否体现了科学素养的渗透;同时预估学生可能的答题结果;修改表述不准确可能引起歧义的地方!

    题号

    题型

    分值

    板块内容

    知识点

    能力要求

    难度预估

    考后反馈

    了解

    理解

    应用

    得分率

    经验

    问题

























    .不断学习,加强培训,总结经验,提高命题技巧

    命题之始可以先充分研究高考试题,探寻命题思路,总结题型结构。比如“化学实验综合题通常以真实的化学化工实验为背景,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完备的研究方法加以呈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的识别和应用能力,物质的制备、除杂与分离操作能力,实验现象分析能力,实验步骤的改进和设计能力,语言描述、总结与评价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等” [2]。在此基础上进行和改编,先改其中小部分,如数据等,然后逐步扩大改编范围。在改编的基础上模仿,在对比中逐步积累经验直至直接命题。我们会发现,同一知识的考查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说同样是考离子的共存问题,其题干可以有以下思维难度依次递增的表述:

    ①下列离子(不)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②下列离子(不)在酸性(或碱性、或澄清、或某物质存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③下列离子在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变蓝)的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④下列离子在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1.0×10-12mol/L的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同样的知识,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的考查方向是不一样;选择题侧重考知识的准确性,填空题既考查知识本身,还考表达,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也在考查之列。同样的信息,可以用表格,也可以用图示或者用文字信息描述。如此等等,只要用心对比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在不同的命题要求下就可以选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大多数的学校都会给老师们提供命题机会而忽略培训,需要老师们自行体会揣摩,教研搞得好的学校会让老师们小组教研讨论,还可各自命制对比筛选。在学校和教研组层面,还可组织命题比赛,以明确导向和激励。部分学校能够进行培训帮助老师快速提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实践中不断进步,逐步提高命题技巧。

    .重视试题反馈,在不断反思总结中提升能力

    一套试题的好坏得经得起考试的检验,是否符合科学本质观的内涵[3],考试过程中是否发现有试题错误、信息不够或不符合科学性的内容;考试结果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等是否与预期相符(见命题双向计划表);考试结果是否与能力要求相符;学生的个性答案有没有可取之处等都是应该得到反馈的。认真对待这类问题,积累素材和经验,有利在下次的试题命制中让这些问题得到改进。当然对于成功的经验,也是下次推广的内容。好的命题,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也能检验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老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的信息,方便教师因人而教,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命题过程包含研究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等前期准备、确定考查内容等中期工作、还有考后内容反思总结等等。步骤多,内容广,踏实推进每一步骤,会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训练。长期坚持,无疑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促进!综上,一个会命题的老师,无疑是一个能把握学科大局,又能微观操控学科知识的优秀老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2018(9):232-234.

    [2]赵鑫光,郝家琳.探寻命题思路 把握解题规律-化学实验综合题的命题与解题剖析[J].教学考试,2022年第15期73-76页.

    [3]徐祝林.基于科学本质试题的评析方式其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0):13-16.

    点击次数:201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