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反思 吴家呈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反思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吴家呈

    摘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初中生物的作业?本文从结合“双减”概念理解生物作业设计出发,提出“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具体措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和实验兴趣,使得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获得有效的发展。创新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有利于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激发初中生生物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因此,基于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科学和有趣的课后作业,设置情境化的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自主和思维活跃,自由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作业完成有利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在设计生物作业时要符合“双减”概念标准,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层次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  

    一、结合“双减”概念理解生物作业设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1.“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主要是通过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三种措施,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是本次双减政策的目的。
           

    初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知识性学科,从“双减”概念理解生物作业设计,因此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要求。初中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是有趣的生物现象和操作性的实验探究活动,缺乏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制约了初中生生物学科学习质量的提升。生物概念的作业设计应当以概念的区别和对比作为设计思路,把相似或者是平行的概念加以区别,引导学生仔细区分不同概念的意义,使得初中生可以深入理解概念背后包含的深刻内涵。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建立了起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例如,在初中生物概念作业设计时应该突出概念对比和区别原则。如在作业布置中以区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特征等等,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尽量把生物学科中相似的概念杂糅在一起,使得初中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查询资料和进行深度学习,形成一个符合自己的学习规律的方式,有利于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

     1、层次性。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可以多布置几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一来这样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顺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人作业,二来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主提高、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如,A类作业:不限方式、内容的作业,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找出问题自行作答;B类作业:选做类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业;C类作业:有指定性的常规书面作业,但要“少而精”。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又可调动学生作业积极性,促进学生永不满足、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既让好生能吃饱,又让学困生能松松绑,学得开心,充分体现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这样能让每位学生有所为,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成功的愉悦,同时真正落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理念。

    2、探究性。通过探究性作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大舞台,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认真探索,协同合作,从而使每一次探究性作业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和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如学习种子的萌发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性作业:“在条件相同时,玉米种子的放位对出苗有无影响。”经过学生课后的分组探究,既巩固了有关种子结构和萌发的知识,又让学生从中悟到根的向地性生长,懂得农业生产中种子的放位对出苗也有影响。

     3、实践型作业。注重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作业中。实践,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将其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成长”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任选一种植物,观察它的成长过程。但由于植物的成长过程较慢,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张植物成长表,要求学生将植物在每一阶段的成长状况都记录起来,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这项作业的真实性,还应要求学生将植物在每个阶段的特征用手机拍摄下来。到学期末时,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比。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1、 将作业设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物这门学科中许多现象都是生活中真实反映出来的,学生往往因其平常化而不太留意和重视这些现象产生的缘由,如果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加以突破,通过理论化的作业形式转化为实践性的作业,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对生物作业负担: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时候,光和色素及温度的变化相互之间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每届学生讨论的焦点,秋天低温使叶绿素被破坏最终导致落叶变黄,而秋天树叶变黄则是由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耐低温的特性导致的,这些观点大家持赞同意见,但提及秋天枫叶变红,学生就持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枫叶中特殊光和色素,有观点认为呈现在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在起作用。对此,教师可适时布置课外实践作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认知力的锻炼;另一方面,让学生课外用显微镜自己观察下,寻找答案。由此,教师在学生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单单从理论的解释方面入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钻研学习动力的激发,及时将问题布置成体会型实践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

    2、丰富作业的完成形式。 传统的作业完成形式大多是书面形式。即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给学生,而后学生以纸质作业的形式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教师。然后教师进行批改,在批改后再发还给学生。但是这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比较古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作业,教师如果一直用这样的方式布置作业的话,学生必然会觉得比较厌烦。因此,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教师应该主动的丰富作业完成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做实验、记录数据和观察等方式来完成作业。这些作业形式更加的新颖和有趣,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质量的高低取决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反思。教师针对每一个实验设计好简洁科学的实验的过程,可现场指导,让学生勤于动手,反思,顺利完成实验,同时作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小结和实验整理,最后以实验报告册的方式将实验情况反馈给教师。

    4、考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教育中应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方面的锻炼,组建学习型小组,团结协作完成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正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计并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应用性、小组合作性作业,是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5、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辅助训练。生物知识翰如渊海,题目繁多,毫无选择盲目去做,时间不允可,学生也会做许多的无用功。教师利用现有资料上的习题要筛选,也可自行设计。生物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熟悉自身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循环及多样性,注重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等。为了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组建,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可以安排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例如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测定酸雨的影响、调查、吸烟的害处等。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物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的提升作业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罗宇琦.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提高初中科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15:173-178.

    点击次数:107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