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培养幼儿自信 促幼儿健康成长 陈星星

                        培养幼儿自信  促幼儿健康成长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陈星星

    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素质,却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许多幼儿表现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是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一、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幼儿自信心。

    幼儿阶段年龄偏小,对其自信心培养还需要从丰富多彩的活动着手,促使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幼儿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强素养。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心理特征设计便于操作和简单易懂的小游戏,也可利用每日户外活动开展和幼儿兴趣相符的趣味活动。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和借助积分形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由此一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团队增添光彩和肯定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

     例如幼儿可以在晴朗天气带领幼儿前往室外活动,开展送信或四人五腿等小游戏,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感受自己可以为团队做出的贡献。甚至幼儿园还可开展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幼儿相互合作,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教师还应为幼儿营造轻松自在氛围,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信。又如开展“小博士”活动。教师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请每个孩子轮流当“小博士”给其它孩子出谜语或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请大家解答,如没有答对时,最后请“小博士”告诉大家答案,此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同时也因获得了同伴的肯定和鼓励,而进一步培养了自信心。  

    二、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

    幼儿形成性格、养成习惯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学前教育阶段,这一过程也是塑造幼儿性格和促进其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学前教育影响幼儿一生发展。但是传统灌输式教育让很多幼儿家长并不认可幼儿教育,部分家长选择放弃幼儿教育让儿童回家接受家庭教育。因为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成果,普遍忽略幼儿天性和自信心培养,长期以往会限制儿童身心发展。如果幼儿教师想要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鼓励幼儿参与幼儿教学活动当中,重视幼儿在教学感悟、体验以及实践,让幼儿不仅收获知识,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幼儿教育在于为幼儿后续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幼儿是幼儿教育课主人公,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和幼儿需求相符,选择活动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因素和实际认知情况,引导幼儿探索知识,调动幼儿求知欲望,重视沟通交流和引导,促使幼儿从“要我学”逐渐转向“我要学”,师生双方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由此才能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儿童释放天性。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逐渐启发幼儿积累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例如很多幼儿对颜色有较强烈的兴趣,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颜色会运用手指在地板或墙上等地方询问教,而教师在告知幼儿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应适当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为幼儿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固然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途径,但是单单依靠外部的表扬和他人的支持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有当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才会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不再快刀斩乱麻似地争取及时解决问题,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对或错进行认识,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当幼儿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我们也首先是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去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使幼儿能经常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就强。

    四、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指出,教育是深思熟虑、关怀备至以及小心翼翼触及学生心灵,唯有付出耐心和细心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获取知识。大部分幼儿都需要教师的赞美,可以说赞美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当幼儿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可给予对方适当的赞美,从而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知识,那么幼儿会感到满足,不仅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能在未来学习中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教师是幼儿自信心创造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那么就无法真正促使幼儿从学习中感受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健康成长是有利于教师增加幸福感的因素,通过在课堂上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使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张扬个性,必然会提高教师成就感。幼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以及尊敬和爱戴也能增加教师幸福,从而自身也会提升学习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幼儿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幼儿实时反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点击次数:34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