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吴 曼
浅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 吴曼
摘要: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深入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各类文体的理解和掌握。无论是对语文学科本身,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帮助,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从阅读方法、阅读设计、扩大阅读面、有效提问、能力训练几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问
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非常重要。在中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也比较大。阅读文本中包含着许多语文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美?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喜悦?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语文的快乐?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1)理解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时代前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主人公的形象。理解性阅读着力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比较传统的阅读方法。(2)比较性阅读。这种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构思、布局等方面差异明显,应指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品评、鉴赏,在“求同存异”中归纳出某些共性,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独特的文学欣赏能力。(3)鉴赏性阅读。这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真正进入语文的天地,进入课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阅读教学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让每个阅读者都能彰显个性。
三、群文推荐,扩大学生阅读面
针对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结构较松散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但是这似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还缺乏阅读的方向,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读哪些方面的书。也就是说,学生对阅读内容和方向缺乏甄别能力。在这方面,教师丰富的阅读经验就应发挥作用了,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那似乎不现实。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从教材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如在学习《论语八则》后,教师完全可以此为切入点,扩大学生阅读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关于《论语》的其他文章,比如《老子》《庄子》的相关文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立足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内容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二是教师通过课堂,调动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在课后进行相关的群文阅读。如可以以“孔子弟子三千,但最让他欣赏的是谁?”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也随之扩大了。
四、将问题放在有效提问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孔已己》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五、将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妻子”在文中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本文中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理解“妻子”这一古今词的意义,但它在提问方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以上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感想,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方法多样,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共同努力,比如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方法,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只有不断尝试,才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