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解读 实施单元教学 ——浅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整合策略 王小新
基于教材解读 实施单元教学
——浅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整合策略
◎ 山东省莘县大王寨镇中心小学 王小新
摘要:小学阶段既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定扎实语言基础的重要时期。部编版语文教材不仅从外观和内容结构上进行大胆改变,更从教材体系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教材的开放性、生动性和兼容性。与此同时,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语文素养。本文就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探析教材结构的特点以及教材的整合运用,目的是高效运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解读;单元整合策略;核心素养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只有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才能够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因此,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合能力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一种挑战,更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然途径。三年级是进入中高年级的重要阶段,在阅读方面,从低年级的注音版已经逐渐过渡到汉字版本,且篇幅也适当加长,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在写作方面,从低年级看图写话或者简单写几句话逐渐过渡到有特定主题的作文,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因此,更要求教师精准把握教材要素,打造能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课堂。本文就以部编版语文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教材结构特点以及单元整合运用的途径。
一、教材结构特点分析
部编版语文教材将精读和略读课文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将精读课文进行细化分类,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将略读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拓展内容,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内涵。在生字方面,将会写生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便于学生读后复习。将词语表设计成以“课”为单位的形式,更利于学生集中巩固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材的结构和思路更加集中在对学生语文运用思维的培养方面。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世界,我们因此认识了不少生动的人物。也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如《去年的树》中鸟儿教我们信守承诺,《那一定会很好》告诉我们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为了学好这一单元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激情。《卖火柴的小女孩》用童话故事刻画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按自己理解初读、细读并精读课文,对课文意义进行评析赏鉴,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则可借助情景对话的方式教学,既能够活化课堂氛围,也能够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技巧。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始终保持自主阅读激情,同时立足单元主题深化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二、解读教材重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单元主题,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去年的树》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为精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三年级学生刚从低年级过度到中高年级,且具备一定阅读基础,能够自主阅读,但对文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借助多元化且趣味化的活动引导其提升阅读能力。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可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立足学情灵活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教材编排特点,以童话故事为主的四篇课文。第一层教学目标设定为“认读生字,尤其读准多音字。”第二层目标为“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能够简单评价文章描述的主要事物,尝试对人物故事进行评价。”第三层目标为“展开想象尝试体会人物情绪,并分角色朗读课文。”第四层目标为“复述课文,并学会用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表演。”。“童话”的主题既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想象思维,也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内涵。教师可通过整合单元内容,将略读与精读合理分配,各单元之间相互照应,从而提升教材的整体性。在精读课文中取消了提示语,给予学生更加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空间,突出了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培养,充分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整合单元内容
结合部编版教材特点实施单元整合教学。首先,以《去年的树》为例,以“解构文本”为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读这篇童话故事,提取其中的人物关系、场景以及寓意。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将自己读取的关键信息呈现出来。针对“小鸟问了谁?去了哪些地方?故事开头?结尾?理解中心句“生死不渝的友情”的意义?”这几个关键问题绘制结构创意图。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能够建构出“小鸟答应来年为树唱歌-树不见了-问树根-山谷-问大门-村子-问小姑娘-油灯-小鸟为火苗唱歌”这样的思维导图。通过以“解构文本”为主题展开单元整合,对《那一定很好》《卖火柴的小女孩》《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几篇课文构建思维导图。接下来,对比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能够深入感知童话故事结构的秘密,从而提炼童话的写作技巧,同时提升阅读水平。教师引导学生将“童话”的单元主题进行延伸,说一说还有那些学过的童话故事,找一找本册课本中是否有相关类型的文本。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等都可以借助思维结构图的构建方式,提炼学生概括能力和赏析能力。最后,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关于“童话”结构的秘密,教师任选关键词“国王-厨师-山珍汤-太香了-太腻了-茶”,引导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主选择词语并搭配角色创编童话。学生首先创建思维结构图,然后编写内容、修改、插画,作品可在“童话角”内进行展示。通过有趣的单元整合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语文教师应重视对语文教材的整体解读,并掌握正确的教材解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应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分析教材中的听、说、读、写重心,并合理架构,才能够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彤彤. 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
[2]李素梅.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6):94.
[3]吴丽珍.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合性阅读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21(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