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润玲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南街小学      校润玲

    班级的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快乐。许多人说: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又是甜蜜的。确实,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每天置身于学生之间,忙忙碌碌,凡事亲历亲为,大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小到穿衣、吃饭、睡觉、生病等等有忙不完的事,谈不完的话,问题依旧不断,效果不佳。我们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便能得心应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应从这些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我们认为教师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改变管理观念,和谐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只是充当管理者角色,还需要扮演好教师和协调者角色,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复杂关系,并以身心换真心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以爱心感染学生。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欣赏、鼓励的态度进行日常教学,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展开学习。虽然用欣赏和激励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地采用这种方式会起到反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学生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成绩不好时,千万不要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

    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规则,这比口头批评会有效得多。相较于初中生而言,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不是那么严重,因此对于规则他们也会乐于接受,并根据规则办事。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就会增强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还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促进班集体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而言,无论是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达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还是通过温暖行为感染学生,都需要达到一个“共赢”的效果。所谓“共赢”效果是指班主任、学生、学生家长、各科教师都能够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成为赢家。在学生违纪情况下,班主任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其违纪动机,根据事实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合理处理。在了解学生动机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面对,而不是对学生一味指责和训斥,要和学生一起找寻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注重赏识管理,突出管理成效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注重教育管理赏识形式的多样化,突出管理的积极成效,让学生积极学习、乐观生活、健康成长。首先,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班级管理、师生沟通更多的方式是目光、眼神,每次的目光对视都可以给学生较好的激励,用关注的眼神注视学生的言行,给予他们更多的能量,会在无声中让学生受到鼓励,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力量,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激励。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语言,对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诸如“你的思路很不一般”“你的想法已经很接近参考答案,还需要联系一下这个题目的已知条件”“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在XX方面再做努力,将会更加优秀”。这样的语言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肯定和表扬,能够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得到更多的学习动力。最后,平时的作业也是对学生进行赏识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作业上加上赏识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要简单地给学生画上对号和差号,也不能简单地给予分数,从而失去一个绝佳的教育管理机会。开展赏识教育能够让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更加人性化的评语和激励,能够让学生在信息反馈中得到更多的鼓励,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主学习,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学会自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

    三、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果    

    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在开展教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重时机的把握,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因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够在最佳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很多班主任喜欢讲一些“注意”“要求”之类的`问题,这种教导是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可能还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教育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其次,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做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增强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经常强调“读好书、做好人”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人。小学生思想单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该阶段是加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推荐好书,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要加强行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是体现教育艺术的一部分,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应以真诚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学生进行充满爱的人本管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对我们敢说,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效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点击次数:155  发布日期:2022/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