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后延时服务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刘树华
浅谈课后延时服务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 四川省剑门关实验学校 刘树华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将发生较大改变。2021年国家实行的课后延时服务,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复习和巩固,也是课后教学延时服务的必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设计,是小学教学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新型数学作业应该体现出新颖、有趣、开放,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各不相同,当然,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要有层次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选择,让学生自动作业而不是被动作业,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发展。
我认为老师在设计作业时,数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中要突出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对学习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实践入手,开展作业设计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们可以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一次购物找零的行为,让学生体验买几种物品一共需要的钱如何计算。这种特殊作业的设计可以在培养学生们独立行动能力的同时,体验到学习加减法的乐趣,进而巩固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印象深刻。当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时,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作业设计也可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多设计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本质。《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接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比如:学习时间时针分针后,让学生制作一个时钟。学习“年、月、日”后,可以请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常见实用的年历。学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了厘米、米的时候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实物,哪些东西用单位米,哪些东西用单位厘米。这样学生们在做作业的时候不会只感受到学习的枯燥,还会有获得知识时的快乐。
二、从趣味性入手,展开作业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该从这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思维模式入手,让的数学作业生动起来,增加趣味性,从而改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看法,提高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将学生的客观特性加入,根据他们的变化随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在设计作业时,我们也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设计一些如“我门牌号”“小熊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三、布置游戏类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低中年级学生贪玩是天性,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数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认位置”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学习“认识物体”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学习乘法口诀时,结合一双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记忆尤其深刻,小学生尤其喜欢游戏类的学习,我每次上课辅的时候学生异口同声的吆喝游戏游戏,只要是游戏类的比赛,学生全神贯注,玩下来满头大汗,兴奋无比。效果也是意想不到,所以我认为多设计一些游戏类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
四、从层次化入手,开展作业设计
学生的家庭、教育、天赋等方面情况不同,学生客观存在着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可以将作业设计的太难,也不可以将作业设计的太简单,而是应当从学生们整体的情况出发,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都考虑进去,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出具有层次的作业,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弱可选A。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各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种分层次的作业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孩子在短短的30分钟课辅里有满满的收获和成就感!
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善于探究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的设计作业,应少一点形式、多一分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杜建锋.课后托管,家长不能“托管”[J].湖南教育B,2018,(10):15.
[2]匡艳红,黄文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
[3]258.[3]张志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陷进问题设置[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
[4]赵迎春。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力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