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教学浅析 王 莉
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教学浅析
◎ 贵州省纳雍县第二中学 王 莉
摘 要:微课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目前处于尝试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应用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本文从选题设计、因材施教、突破重点、提高实效的角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应用;现状;实效
所谓微课,顾名思义就是以微型教学视频进行教育和讲解,记录老师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微课是现在比较流行与主流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利于老师视频讲解,还利于学生课下的反馈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教学课堂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传统观念传统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较低。如何在教学中转变传统古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亟待思考的问题。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很好互动,化难为易,提高课堂实效。微课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创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被人们认可,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可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微课应用现状
目前微课的应用尚不成熟,一些学校每个学期组织老师录制微课,主要是为了应付上边的活动。微课应用存在问题表现在:一是学校不重视,教师不深究。有的老师认为为了10分钟的微课,不值得花费很多精力去制作。初中化学老师每年都面临中考,将课程赶完后就复习迎考,很少去制作微课。二是缺乏合适的微课资源。随着微课热潮的兴起,微课资源虽然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资源良莠不齐,很难找到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资源,而且微课制作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以PPT录屏形式为主,很难吸引到学生。如果能制作一些动画辅助讲解,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三是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够,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技术不强。有的老师对新的教学媒体不能够熟练地使用,加上认为制作微课得需要高大上的技术,因此就望而止却步了;有的老师认为微课只是以前传统教学课程的一个教学片段,把以前40分钟的视频截点出来使用就好了,对微课认识不够。
二、微课应用探究
1.选题、设计力求有实效
好题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同样微课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分类整理,分若干个专题进行微课视频录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看微课视频能够理解知识要点,因此要注重微课选题的丰富性与层次性。比如老师在讲解氧气的特性、化学性质等知识点时,氧气的制备分为工业制氧和实验室制氧,对于氧气的制取步骤,老师在视频录制中要有体现。在微课录制的时候,老师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制作微课时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设计,为此要提前准备,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内容设计要符合多媒体表达,适当加入丰富的图像、视频手段、演示动画等,通过形象直观的微课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应用需因材施教
微课的有效利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微课,应力求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了解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能力。需要学生课前通过微课进行自学。如果学生自律能力强,能做到课前应用微课进行自学,那么在小组学习中就会积极主动。如果学生自律性差,不能按时完成课前任务,在小组讨论中沉默寡言,长期下去就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厌学。为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自律能力,通过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教师提醒等方式保证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进行自学。自我监督需学生自行设计好学习计划;相互监督就是学习小组成员进行相互监督;教师提醒就是授课教师在当天下课前布置当天作业,提醒学生观看微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通过自己制作和网上筛选,把最匹配的微课给最需要的学生,真正做到个性化学习,力求因材施教,课堂高效。
3.应用微课突破难点
许多化学知识很抽象,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复习,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跟老师进行线上沟通,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教材上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利用微课将原子结构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可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与认识。再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取”时,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与制取二氧化碳有关的视频,之后给学生演示相关过程。如此,学生不仅理解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也在实验中发现了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方法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由此可见,通过微课视频可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知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利用微课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物质的特性,并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但由于实验教学耗时较长,对实验器材、实验物质的要求较高,很多学校或教师很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另外,一些实验在普通的实验室难以进行,有的是因为实验物质稀缺,有的是因为实验物质的剧毒性,比如氰化物等,还有些实验需要借助专业的实验器材,否则会有很大的危险,比如涉及浓硫酸的很多实验,若操作不慎很容易发生伤害。微课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拍摄实验视频,或将专业人士在高级别实验室进行的特殊实验拍摄下来,做成微课供学生观看、学习。有些化学实验比较繁琐,耗时较长,微课能够把这些无谓的等待时间删减掉,直接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化学重点和难点,辅助实验教学,巩固化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刘阳.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41.
[2]王海宓.试论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下),2019(0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