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王海容: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四川省平昌县驷马中学 王海容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融洽师生关系,激发求知欲望起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营造活泼、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自我压抑,教师的压抑和同学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在和谐的人际互动中,让学生受到激励启发,引起思想共振,产生一系列新的设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始终用“爱生”这块磁铁紧紧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气氛。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浴春风,不知不觉亲近老师。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才能闪烁聪明的火花。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树立起学生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而这种心理优势则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有了这种心理优势,中学生的认知动机、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激发,从而为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二、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就英语的自学能力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第一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第二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第三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第四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第五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使用电化教学设备,第六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第七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巧设创新机会,引导学生创新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为了巩固该句型的用法,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笔者设计了一道“if接龙”的课堂作业,请学生用if造5个以上的句子,要求前后意思连贯,逻辑性强。笔者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学生们纷纷动脑动笔,并造出了一连串有趣的故事情节。如: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I will go to Beijing t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f I go t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 will know a sport star. If I know a sport star, we will keep in touch each other. If we keep in touch each other, we will fall in love. If we fall in love, we will get merry...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讲述生动有趣,课堂传来一阵阵笑声。笔者对他们所做的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只有教师用心去设计,一项原本枯燥的造句作业也会变得充满乐趣。灵活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鼓励了学生多动脑、动口,扩大了学生创新的范围。又如,要求学生掌握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笔者设计了一项书面作业:以四人小组的同学为比较对象,运用所学的比较等级的知识写一段文字,可以比较身高、年龄、体重等方面。字数80-90之间。这项作业既贴近生活,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一箭双雕。
    四、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创新延伸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比如,英语朗读比赛,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英语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比赛时,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按统一书写内容、格式及其它要求完成。还有英文手抄报和贺卡制作比赛,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手抄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还有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总而言之,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地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而素质教育又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给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只有把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13/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