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之我见 李昌祥
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之我见
◎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戈塘小学 李昌祥
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新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寻求一条行之人效的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如何训练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此目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备课中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和寻求如何使学生爱上学习、喜欢学习的激发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如果能以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教学小游戏、以讲述生动的小故事、以设置悬念情境等方法来激趣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教学圆的直径和周长时,首先提出:一棵很大的大树,不用砍倒,你量出树干的直径吗?以增强学生新知的欲望,同时也为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2.创设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始于疑,所以要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要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如教学比和比例一章,首先提出: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吗?这些知识和方法就在比和比例一章里。学好这一章,不仅能解决以上的问题,还能认识掌握一种题的新思路。提出这些新奇小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充分运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揭示学习目标,并注意把具体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兴趣转化为志趣,成为学习的永恒动力。如在教学“数的整除”知识时,介绍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数论是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部分知识学好了,可以为大家学好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长大以后,象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样,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付出努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思维
1.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要注意在教材的重难点设计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发现新知识。例如三角形面积一课,设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4.你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这样引导学生探索。
2.设计操作,促进学生思维。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下来,再以这个圆为圆心,画一个半径小于6厘米的圆,并剪去内圆,这样就等到一个“圆环”。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尝到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三、巧妙设置练习,训练学生思维。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是教师接收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研究课本中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习题的设置意图,难易程度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增设一些单项练习题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然后精选习题,编制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而充分地交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素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