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汝秦勇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张桥镇中心小学    汝秦勇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是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的生动与活泼、直观与形象,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相统一的学科特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如何巧妙运用,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这是我们所要重点关注与探索的问题。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浅谈如下。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 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 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例如:在讲《鸟的天 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榕树的美丽,我制作了一幅隐藏了许多鸟的大榕树的 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榕树的叶密、枝繁,提高了学生对南国树木茂盛的认识,真正的 感受到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与此同时, 在配上悦耳的音乐, 动听的鸟鸣, 屏幕上五颜六色、 千姿百态的鸟在飞翔,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充分感受到鸟的动态美。这样一来,课件 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人人都迷上了大榕树,学习兴趣浓厚了起来,对于课文为何把大 榕树称为“鸟的天堂” ,当然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优美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能够实现与信息技术整合,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可选择情境教学方法,使学生存在感增强,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语文教学内容,并且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对教学时间及节奏进行更好把握,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情境教学法应用中,通过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够使多个方面融合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具体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山居秋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中国传统风景,让学生在这此场景中对诗中所表述场景进行感受,并且进行分析。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可使学生对作者所处环境及情感更好地感受,从而将这一内容更好掌握,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鉴赏能力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因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十分必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使学生鉴赏能力得以提升。另外,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还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更好理解文章写作特点及思想内涵,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具备较高水平的鉴赏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想象是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新思想的温床。想象过程中始终活跃着鲜明的形象,并与情感形影不离,从而极地开发了创造力。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表现创新的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学《第一声叫卖》一文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集市上人们卖东西的视频,让学生来描述其间的情景。并且请学生自由发言: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个什么画面。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他们认为集市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激发,学生脑海中集市就不是课文上面仅仅有的那个图画,可以有很多的场景。这样的话,对他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觉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思维已经在多媒体的过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因此,视、听、触多感觉结合,并可以通过他们大胆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描述出不同的情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打破四十分钟的时空的限制,让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的想象力不受羁绊,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本身涉及面广,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不能受一篇课文的桎梏,致使教学内容出现局限,要尽量地让学生多涉猎东西,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就可以巧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促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字词句,分析段篇章,还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富有学习兴趣,我便利用网络知识储存量大的特点,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有关蟋蟀的知识,让学生们对蟋蟀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将一些有趣味的与蟋蟀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穿插在教学课件里,让学生们通过课件了解蟋蟀的特点、习性以及其富有建筑住宅的才能,进而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这样有效使用多媒体,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掌握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做好教学改革的必然,但实际运用效果的好坏受到语文老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效果反映着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在进行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时,语文老师要在这个共同体中享受着各自交往的快乐,也享受着彼此带来的和谐愉悦的心理。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激趣,运用信息技术提效,运用信息技术感受形象美,在合适的“度”前提下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点击次数:54  发布日期:2021/9/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