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白美群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中学 白美群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高分。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传统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水平,进而获得高分,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作文在语文高考的总分中占据了重大比例,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狠抓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进,作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也实现了对传统方式的颠覆。要保证学生在语文高考中作文板块的稳定性发挥,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与教学中,紧密结合实用性与创新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进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提升。总体来说,高中作文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于注重形式而脱离实际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由于高考升学压力,教师通常会将高考题的练习作为高中作文课的基本内容,这种练习会让学生脱离实际而陷入单一的写作训练模式中。通过调查发现,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进行的作文教学指导往往和实际不相符合,脱离现实的问题比较明显,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作文技巧养成和观念树立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在议论文教学中,学生经常以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是经典故事作为论据,然后组合成一篇“正统”的议论文,这种方式脱离了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很难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二)过于注重模板练习而脱离创新训练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高分。在我国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当中比分占据最大比例的一道题目,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求稳妥拿高分,很多高中学校的语文老师想出了让学生用模板练习作文写作的方式,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优异的作文成绩。但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往后的语文学习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因为模板式的练习只会固定学生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看似一劳永逸的方法实则危害无穷。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应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水平,进而获得高分。
(一)提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精准的掌握写作的得分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在可以透过特定的策略培育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提升写作水平,并掌握作文写作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范文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特定的培养方式只要运用得合理,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让学生轻松的应对各种考试。因而,教师可以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出发,将作文的得分点教给学生。比如,新颖的立意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让阅卷老师产生阅读的兴趣;别具匠心的开篇极容易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恰到好处的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阅卷教师回味无穷。这种首尾均有闪光点的作文自然能够获取高分。当然,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内容、风格、结构等都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进行实用性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逐一的突破。从作文的立意到结尾,对不同风格的作文,要进行不同的立意、开头训练。同时,经常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另外,作文教学还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展开写作教学,而不应该凭空想象创造作文素材。语文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挖掘作文素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并对不同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此来寻找写作灵感,教会学生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求学生针对社会事件提炼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和体会,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实现了实用性,也体现了创新性,更能让学生从中认识到作文的多样化,在写作上实现创新。
(二)强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相较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创新性作文教学的提出好似与实用性教学背道而驰,实则不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是互为补充的。在往年的高考作文写作中,总有十分出彩的作文诞生,甚至获得满分。这样的作文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重点就在于其创新性,创新性的作文总能带给阅卷老师惊喜。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性呢?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无限遐想的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想象力恣意翱翔。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一些新奇的题目,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散发,进而提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创作新的作文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写作的热情,如果能有效培养学生此项能力,则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语文课程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高考高分数的几率,从而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现阶段的高中生主要缺乏自我的思想意识和对一件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这往往造成了学生在进行命题作文写作时出现作文内容和思想相似甚至一样的文章。学生缺乏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创新思维,一味跟风写作磨灭了学生的写作才能。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就一个作文命题展开讨论或者辩论,选出最终比较好的议题,鼓励学生表达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用一种思辨的态度去回应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原创能力,杜绝伪原创,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质量和各项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安妮弗兰克创作的《安妮日记》这部作品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作品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将自己想象成渴望自由的安妮,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美好期望,通过想象让作文中的感情更加细腻和真实,增强作文的感染力。总之,作文教学的创新性是今后语文工作的大势所趋,也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实用性和创新性两个要点,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坚持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进.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09.
[2]王瑞霞.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董健良.对提升高中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