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个性品质 王 洁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个性品质
◎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陈庄镇九年制学校 王 洁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重要任务。可见,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应占重要地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重视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情
着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重视人的发展,强调教育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核心已是世界各国比较公认的原则。而健全的人格必须依托于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缺失的青少年大多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验自己和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不能有效地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甚至与同学、老师、父母、长辈发生冲突,很难发展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桃花新木》一文时要抓住植树和育人是同一道理,让当今的“小皇帝”、“小公主”们知道过多的溺爱反而害了自己,应该尽量自食其力。再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红军在长征途中吃草根、树皮的情景,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尝一尝草根、树皮的味道怎么样?在教学《丰碑》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在严寒的风雪中,穿着破旧单薄的衣裳,挨冻的滋味。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全是掌声和鲜花,同样会有荆棘丛生的曲折道路,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才能走出困境。
二、尊重学生主体,培养自主学习
新的教育理念表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拥有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许多教师的响应,许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应当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提出的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熏陶,许多学生都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学生拥有课堂主体地位之后他们还是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自身的学习素质更是停滞不前。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们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课文《丑菊》时,有的同学提出疑问:“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学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名字可以是丑的,但实际上要是美的。”立刻,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名可以很丑,但是一定要真实,内在的东西一定要美。”对此,我没有给予任何评论,只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交流。经过讨论,很多同学都补充了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外表可以丑一些,但心灵一定要美。”在这一课中指的是丑菊的名字可以丑,但它开出来的花是美丽的。”由于相互间的启示,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样的教学,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内在潜能,发挥学生个性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喻为一列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那么教学思路就是牵引着这列火车前进方向的铁轨。教学思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打破常规的意识和胆量。能够跳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并敢于发挥自我个性去演绎各种文学作品。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个性去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个性的充分释放。由于个性本身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去指导那些"有个性的个人"实现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一个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教学思路是从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释放,能够自由并大声地讲出自己心中的话,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在学习《火红的枫叶》这节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思维空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的自然之中去搜集枫叶,制作枫叶标本,学生就会在制作、想象、描绘的过程中,亲手触摸自然的神奇奥妙,这就是多元化思维空间的构建,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可以在更加宽广的语文天地中去探索语文答案,这是学生个性思维培养的一种体现。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学习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了学生,给予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天空,学生可以在更加宽广的语文天地中自由遨游,从而展示自身个性,释放教学活力,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长是有绝佳好处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充分融入到紧凑的课堂氛围中。同时,让学生不停地开动脑筋,把自我个性释放到教学当中。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说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酝酿好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就能用自己的热情去引导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