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罗义厅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上洞小学   罗义厅

    摘要: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基于我国小学生现状合理提出的。分层教学,能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从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对分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传统的班级授课仍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授课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的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好、中、差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设置分层作业、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也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学生擅长分析,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则擅长表达。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应仅仅依照某一类学生的能力和标准来进行设计,这会造成学生的水平永远只能维持在同一层次之中而难以得到突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教学《触摸春天》时,对学困生,可以引导其掌握其中比较基础的内容,掌握一些重点字词;面对中等生,教师则需要从阅读层面出发,让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领略作者的情感;面对优秀生,教师就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让学生关注文章写作手法,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设计分层教案

    教师想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那么课前分层备课必不可少。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但是,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却过多的关注于写详案。把教学过程写得细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把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试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些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是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可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采取分层施教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分层次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如教学《三个儿子》,学生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他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

    四、设置分层作业

    作业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作业进行分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作业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题,必须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是简单的综合题,需要中等生完成,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是综合题,由优秀生完成,培养优生的语文思维。当然,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进行分层评价

    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但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都有各自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形式和标准,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却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于是大量的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来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在作文评价中,可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而评价不同:对于平常惧怕写作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完整的写完一篇文章,教师就可以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其继续创作;对于一些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拥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写作辞藻也非常丰富。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要看其文章是否具有深度。如果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除了对其表示赞扬和许可外,还可以将其文章作为范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共同阅读和欣赏。

    总之,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点击次数:189  发布日期:2021/1/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