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注重渗透情感教育 有效推动语文教学 张 娟

                 注重渗透情感教育  有效推动语文教学

                          ◎    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初中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基础;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一、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唤起学生内心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媒介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感人至深的亲情、亲密无间的友情,坚定不移的爱情,爱国之情、对生命的感悟之情等等,这些情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情感的文章,生命之情的文章例如《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海燕》,这些都会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珍爱生命,珍爱生活。还有一些关于亲情的文章,《背影》、《我的母亲》、《秋天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等,这些都会唤起学生心中的亲情,对父母的关心与理解,理解父母深沉的爱,对家长怀着感恩的心,缓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关于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有《最后一题》、《土地的誓言》、《黄河颂》、《芦花荡》、等等,这些文章展现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学生情感的文章还有许多,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形成了正面的影响。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多种多样的问题,比如小说、诗歌、散文,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教育。小说人物鲜明、三维已经优美、诗歌具有节奏感,这些都会唤起学生内心情感,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

    二、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与其他的基础性学科相比,初中语文知识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简单朴素的文字却能将各种各样的情感深刻表达出来。然而受到传统思想教育理念的日益影响,为了达成学校规定的硬性教学目标,情感教育并没有受到过多程度的关注。由此可见,教师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写作和阅读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用心去感受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物。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社会人物、民俗文化、文学常识等内容,在这些领域范围内容存在的情感需要学生亲身体会,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带着情感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主旨,才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作者只通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有效地表达出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虽然朱自清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是在平凡的语言中却流露出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而老师想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领悟到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只是单纯地依靠自己的讲解是不能做到的,这就需要老师科学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反复地朗读这篇文章,并根据文章的内容积极地抒发自己的观点,这有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讨论的最终结果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表达文章的时候,将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文章中的角色,这对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老师以这种方式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这对学生日后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渲染情感教育氛围   

    文学作品大多都离不开恢宏的景象和生动的文字描述,除了通过语言体会情感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体会思想情感并达到促进情感教育的目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就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文本教学内容,而且利用声音、图画以及动态的视觉效果能更加有力地渲染文本的情感力量。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都有效地借助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切实地加强了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初中语文教学更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创造了情境教学的学习氛围,从而也达到了渲染文本情感的教育实质。

    例如,七年级下册的《黄河颂》一文,其文本的情感教育力量颇为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音频和视觉效果来创設恢宏的教学情境,从而在领悟文字描述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情感教育的学习形式。当然,除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都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有效学习形式,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加以运用,并达到渲染情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应学的知识,丰富了头脑,提高了感受事物的能力和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加深了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

     


    点击次数:107  发布日期:2020/12/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