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因材施教 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楚晓云

                 因材施教  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高塘初级中学  楚晓云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实施,对传统物理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素质教育深入物理课堂,初中物理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初中物理教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设计适合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他们学习能动性的激发,使他们更愿学物理、善用物理、热爱物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入生活情景,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传统的初中物理理论课堂教学当中,因为有许多概念抽象的理论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和应用,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趣的创新,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牢牢跟紧教师的教学思路实现学习的效率最大化。在理论课堂当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可以具体化为情景教学,教师在选择创设的情景时最好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涉及的相关事务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器物,从而让生活化情境教学更加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时能够有具体化的想象依据来承载学生活跃的想象空间。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节课的内容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入有关光的折射的情景图片,让学生对光的折射有一种直观的情景认识,从而让学生在看到折射这一概念时能够借助实物情境的依托来加以理解,这相比于教师采用学术化的理论推导和专业化的概念解释来进行讲解要更加的有趣,同时也更方便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这也能够让学生在应用训练环节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和巩固,从而为教师开展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能力提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思维潜质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研究,初中物理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较低。另外,有的教师不注重实验方法,实验教学呆板僵化,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新实验教学,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潜质。

    笔者在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笔者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容器,同时也为学生准备铝柱、铁柱、弹簧钩、盐、砝码等实验设备,并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探究问题。(1)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吗?(2)实验中,选用不同的液体时,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哪个受到的浮力大,你能解释原因吗?笔者让学生自备容器,使用烧杯向容器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对实验产生期待感。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关键点,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三、鼓励学生求异,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求异是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学生的“异类”思维背后蕴藏的是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这些都是创新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创新求异,教师要时刻激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欲望。在物理习题中,常常会出现一题多解,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多种解法,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实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

    思考探究创新的好习惯。

    比如,有一道常规物理习题:用一根导火线来引爆炸药,如果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9m/s,而人奔跑的速度是5m/s,那么人能否到达安全区?一些学生会想到根据导火线的长度来计算导火线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时间,再计算人到达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两个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人是否能够安全撤离。教师告诉学生此题有多种解法,让学生再想一想其他解题方法。学生会想到根据人撤离到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此段时间内导火线会燃烧多少米,看导火线是否全部燃烧,这样也可以达到解题的目的。还有学生想到在人撤离到安全区所需要的时间内,假设这一时间导火线完全燃烧计算出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将这一速度与题中给的速度作比较,来判断是否可以到达安全区。由此看出,一个普通的题目,学生可以发散性地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而在学生找寻这些解题方法时,就突破了原有思维的束缚,创新性地得到其他解题方法。

    四、优化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的要求是,要不断建立逐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多发面发展的可能,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建立信心,认识自我。中考应该在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相关考核,并且要努力探索出一个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的新方法。当然,对于评价模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不能再以一次的实验操作的成绩就评判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档案袋评价方式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评价模式。该方法强调从学生的第一次实验开始,教师就要细心观察该名学生在哪些方面有长处,善于动手动脑,要把他们的实验记录下来,学生实验的这些点点滴滴就作为了评价学生能力的相关依据。但是此种方法时间长、效果差,所以教师要把考试和档案袋评价模式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评价。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是必然。物理教师应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0/1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