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有效推动数学教学 周 苗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有效推动数学教学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直接决定整节课程的教学节奏。课前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导入过于单调、导入随意性较强、导入环节过于喧闹影响课程主体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学习时存在小动作不断的问题,尤其是在课堂开始阶段,很多小学生难以有效集中注意力,有时会交头接耳,有时还沉浸在课间游戏中,还有的小学生完全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教师的提问毫无回应。这些都会影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就要通过技巧性的课前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着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

    一、设置悬念导入,激发求职欲望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教学措施。对于导入环节来说,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内心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才能真正在思考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提出悬念性的课堂问题,突出重难点知识,逐层深入地设计教学环节,展示导入的精确化,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达到深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比如“3+3+3+3+3=,而学习过甚至对这个加减计算异常熟悉,能快速计算出结果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一道计算题,而如果把数值改成“9+9+9+9+9=,还没有接触到乘法计算的学生,他们只能在草稿纸上逐一计算着,而教师让学生想办法,除了加法计算,用其他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学生一筹莫展,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结果,与此同时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学互相激烈地讨论着解决方法,而教师此时传授了一个新的知识点,乘法计算。悬念导入法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学习兴趣。

    二、趣味活动导入,有效培养兴趣

    教师要明确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因此,开展良好的新课导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运用相应的新课导入方法,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利用趣味活动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导入其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是十分高涨的,教师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开展新课导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中。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活动。首先通过课件,引入画面:左边出来一只白兔,右边出来一只乌龟,白兔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乌龟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然后问号跑出来了,并且一直饶着白兔、乌龟跑圈。这时,多媒体内响起了口诀:“小问号,太调皮,到处跑来提问题,大家将问题猜一猜,然后把它来解答。”听着多媒体的声音,学生立即来了兴趣,看着问号的位置,头脑中立即产生了猜一猜的欲望:“这场跑步比赛公平吗?”经过思考后,有的学生认为公平,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但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认为分别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跑道的周长,就可以判定这场比赛是否公平了,带着这样的思考,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和发现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了游戏化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生活实例导入 ,加深知识理解

    教学导入的生活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成功的生活化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具体来说,可以将公式、定理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将数学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和自身的价值。但要注意导入教学内容的案例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所以教师要精心挑选教学导入内容,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好桥梁。

    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新课导入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在教室一角的桌子上摆放着标有价格的小玩具:布娃娃(5元)、小胶人(8元)、小汽车(15元)、飞机(36元)等。先让学生了解价格,然后老师问:“如果我有4元,能买到哪小玩具?”学生回答后,再问:“如果我有35元,买了小胶人,还剩下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望。教师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使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熟悉的方法解决事情,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使学生最终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得以全面的提升,也能够保障教师更加顺利地落实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课前导入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要将学生自身的喜好作为出发点,以更加地投其所好,增强导入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新知、旧知间的有效联系,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连贯性,便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从而取得一个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点击次数:106  发布日期:2020/10/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