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怎样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马 毅

                     怎样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中学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每当我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材,成为社会主义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时,我心里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深深的爱上我的职业——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当过普通教师,干过班主任工作,但是,让我最难忘的、使我感觉最幸福的就是当班主任那段喜、怒、哀、乐无常,酸、甜、苦、辣皆有的生活。我感激那段日子,它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伴随着我不断成长。我愿意将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做个小结,谈谈我对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班委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班委组织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确实,要当好一个班主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选拔、培养组织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班委会,充分发挥班委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然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通过培养坚强的班级核心——班委会组织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班主任不可能“事无巨细,一概包揽”。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应当充当一个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和参与者。班级管理既要注意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更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主动性。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更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一个坚强的的班级核心——班委会,不仅能使班主任从繁忙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事锻炼了班干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班委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主任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取长补短,要求他们一切走在其他学生前面,为全班同学率先垂范。通过他们的优异表现,使班级形成比、学、赶、帮的良性循环局面,促进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再次,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班委会,容易促成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全班形成见贤思齐的积极心理倾向,加强集体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也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把立足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设计师。

    二、班委组织建设方式的多样性

    班委的组织方式,最传统的莫过于班主任在接手班级时,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任命或沿用学习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即所谓任命式,这种组织方式其优点在于这些被指定的班干部都是较优秀的,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因此,能很快地使班级工作步入正轨,从而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班级工作。但是这种方式也容易使班干部产生一种优越感,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使班干部和同学产生对立,阻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选拔任用班干部的方式也容易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不信任心理,进而使他们在参与班级工作和活动中产生消极情绪。班主任要加强班委会的思想建设,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并通过努力来赢得全体成员的认可。其次,就是班主任组织推举班委成员,让学生说出选他们的理由,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全班通过认可,即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新一轮的班委成员,班主任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这种选拔任用班干部的形式,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调动班干部的创新精神,班级工作易于开展,具有活力。但是这种选拔方式也会显现出一部分学生的偏向性,他们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日后在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一些被选拔出来的班干部可能具有某些特长,但也会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这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对于这些班干部既要量才使用,不过分与苛求和指责,也要关心、爱护他们,使其扬长避短,同时时刻提醒他们要以身作则,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第三种就是实行班干部轮值制。班主任通过对班级全体成员的了解,把他们进行恰当的搭配,分成若干组,实行全体班级成员干部轮值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当班级工作管理者,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种班干部轮值制,通过每一位学生的亲身体验,容易在班级管理中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管理体制,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但这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往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的不同),从而使班级工作流于形式,班级工作计划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这种班委组织方式要求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对轮值班委中的后进生,一是要多鼓励,二是要使全体轮值班委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使后进生丢掉自卑,大胆管理,在认识不足时,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通过这样一个管理平台,是他们树立自信,增长才干,不断成长。事实证明,班干部并不是优等生和少数学生的专利,只要班主任管理得当,每个学生都能胜任班级的管理工作,都能为班级建设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三种班委组织方式,究竟哪种更好,更恰当,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来确定,由于不同班级或者同一班级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不同,采用的方式亦有所不同。然而,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组织班委,都是以教师的爱心、责任心为前提,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成长,则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三、轮值班委中班主任的作用

    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客观地说,总是存在上、中、下三类学生。这三类学生由于意志品,情感价值观及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在对待比那几管理的态度上又大相径庭,这直接影响他们与班级的融合和班级管理的质量。“优等生”自视为教师的宠儿,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在班级管理上自以为是,容易造成与班级成员的隔阂和对立;“中等生”则缺乏进取拼搏精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班级管理中处于随大流,形成被动参与的趋势。班里的“后进生”则自卑对抗集于一身,破罐破摔,极易出现顶撞,捣乱现象。采用轮值班委制则可以避免上述一些弊病,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并通过亲身管理经历,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承担责任,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和“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平常都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可事实上,喜欢“拔尖学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后进生”就不太容易了。让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那就更是不可思议的事了。因此,在轮值班委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爱心,更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其中,班主任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是一个设计者,是一个指导者,更是一个参与者。在实践中,我认为班主任在轮值班委管理模式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发挥学生管理主动性,教会学生自我管理。我对每一轮值班委都会要求他们做出轮值班委工作计划细则,包括:班级常规管理,本届班委组织的重大活动,近期班级管理目标等等。对他们的工作计划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他们完善工作计划,使其切实可行。在学生的计划中,都有一个大型的班集体活动,有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文艺活动,有的事结合教学的知识竞赛,也有游戏,棋类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更体现班级所有成员的合作精神,也凸显了各轮值班委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是一名参与者,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管理主动性和管理才能。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班级管理亦是如此。“管是为了达到不需要管”。学生的自主管理应当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追求的目标。

    第二,       要加强对轮值班委会工作计划的检查和督促。班级工作的开展,关键是班级工作计划的落实。比如:班刊是否按时完成,班级劳动、卫生、纪律情况,近期在学校整体表现如何?班级计划中大型活动准备进展状况怎样?通过检查和督促,及时肯定成绩,弥补不足,使轮值班委成员时刻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班级工作计划的真正落实,推动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       要及时总结,并评选出优秀轮值干部,对每一轮值班委在即将卸任时,都应当进行总结,肯定他们在任内为班级所做的工作,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这不仅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总结也为下一轮值班委提供经验和借鉴,使他们知道如何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此外,期末结束时,全班同学根据各组轮值班委成员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轮值班委成员。这种评选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为班主任下一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基础。比如,到了初三下学期,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学习相对紧张,这时将评选出的最佳轮值班委推到一线,形成固定班委,就容易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而这些优秀干部也有充分的能力和经验带领班级全体成员在成长的道路上迅跑。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断探索班级班级管理中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我们具有崇高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无私奉献精神,就一定能做好这项工作。

     


    点击次数:70  发布日期:2020/10/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