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管窥 刘晓莉 扈 武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管窥
◎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一小 刘晓莉
◎ 四川省青川县三锅小学 扈 武
摘要:阅读教学应体现出教师、学生与书本间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创造、理解和体验中构建精神世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加强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等方面的感悟力,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更爱上身边的一切事物。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价值意义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在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统编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群文阅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发挥出积极效应。在此,笔者结合群文阅读实践谈点认识
一、群文阅读读什么
1.阅读同一“体裁”
小学语文最常见的文体分为古诗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寓言童话四大类。学到某一篇文章时,根据其文体来拓展阅读。如《中国石拱桥》,这是说明文的体裁,以这个体裁为中心,拓展几篇相同的文章。如《故宫博物馆》,运用典型的空间顺序来依次说明故宫博物馆的规模,结构和恢弘的气势。《人类的语言》则运用比较说明的方法,通过人与其它高级动物相对比来突出体现人类的特征。
2.阅读同一“人文主题”
所谓“人文”就是指关于积极的精神,先进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后,确定以“革命英雄”为主题,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的课文,如《小兵张嘎》,《王二小》。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缅怀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先辈,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阅读同一“作者”
主要指在同一作者的前提下,选取几篇文章。通过阅读作者的不同作品来了解作者的性格,体会作者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叶圣陶的《小小的船》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理解文中形象的比喻,引发孩子对夜空的无限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推荐阅读叶圣陶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和《含羞草》体会作者的不同写作意图。
4.阅读同一“内容”
阅读同一内容的主题文章,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后,可以再学习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和张晓风的《春之怀古》等相同描写内容的文章,体会每个作者对春天所表现出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5.阅读同一“观点”
如在学习了巴金的作品《鸟的天堂》时,作者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爱护自然”的观点,在带领学生进行精讲阅读,合作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如《小熊住山洞》和诗歌《山村的早晨》。虽然这几篇文章的内容,体裁,主角不同,但却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二、群文阅读怎么读
1.激趣引入,直奔主题
在阅读文章之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春天的影像或歌曲《春天在哪里》,然后让学生跟着一起唱等方法迅速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带着情感阅读文章,能更深刻,更迅速的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自主选读,合作促读
教师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择多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的文章类型大致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同时有效增长学生的阅读量。比如确定的主题为爱国主义,可以将人物角度分为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各选择几篇经典的文章由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表见解,相互交流。
3.扎根教材,分析对比
以教材为中心,可以单元为一组进行分析对比或设置主题。让学生运用精读,浏览,扫读,略读和跳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如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选编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和《学会看病》等四篇文章。虽然内容,人物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分析对比,却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父爱之重和母爱只深。
4.拓展延伸,提升主题
现在的语文群文阅读都是设置主题,以一篇带多篇进行拓展延伸。这种模式在当前的学术界被称为“1+X”阅读模式,如学习了汉乐府民歌《江南》,可拓展其他相关的汉乐府诗歌进行阅读,如曹植的《七步诗》,北朝民歌《敕勒歌》,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和诗歌体裁。
三、群文阅读有怎样的价值意义
首先,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很好的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过课堂的文本教学,有意识、有方向、有规律地链接课外文本阅读,有助于快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其次,群文阅读活动中,在限定的40分钟内,增加更大容量的多文本阅读,传统的细读、指读等方式难以适应这种阅读需要,群文阅读的跳读、猜读、浏览等快速阅读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度。
第三,群文阅读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一组文本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本形式和阅读方式,从而保证了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助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完成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群文阅读,不但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课程能力,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群文阅读避免了单篇文本给学生的单一、片面的认识。通过对比阅读、求同比异,学生的高阶思维在比较阅读中得以发展,最终提升学生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行走在群文阅读教学路上的探索者,我深知阅读教学应体现出教师、学生与书本间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创造、理解和体验中构建精神世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加强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等方面的感悟力,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更爱上身边的一切事物。
参考文献:
①赵会平、张风英《浅谈“同一主题”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新课程》2017年2期;
②网上群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