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快乐体育”的几点建议 杨秀萍
推行“快乐体育”的几点建议
◎ 山东省邹城市田黄中学 杨秀萍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心情舒畅、学习兴趣浓厚的条件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进行各种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完成各项身体锻炼的目标。
随着快乐体育课教学的推行,收到显著的效果,具体反映: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浓厚;体质有大幅度的提高;体育课的出勤率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掌握“双基”加快。因此,只有在学生心情舒畅、愿学、乐学的气氛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快乐体育特别需要思想品德渗透
快乐体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是快乐体育课的首要条件。课上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去管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有侧重地订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重视“双差生”。发现学生课中的不适表现要妥善安排,避免事故的出现。提倡互帮互学,兵教兵,培养学生诚实、勇敢、胜不骄、败不馁,创设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内容,教育学生爱惜公物、奋发进取、为国争光的良好品质。
二、长远规划,全面发展
初中的三年是学生身体变化大、爱好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只有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去教育引导,效果才能显著。教学中采用快乐的教学方法,实行初一打基础,重点以身体素质的训练为主线,实施课课有素质、节节有教材,既能丰富课的内容又能达到发展身体素质。这个阶段由于兴奋性强,做动作求快,有利于发展速率,所以教学中在不影响主教材的前提下,着重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多采用游戏、竞赛,利用学生争胜好强、不甘落后的特点进行教学。有意把不同素质的学生分类进行同级同水平的竞赛教学,把课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有方向,有追求达到发展素质的目的。初二阶段是最难管理,变化最大的一年,从生理上讲是发育最快阶段,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小负荷的练习,多进行跳跃、往返跑等练习,把教材内容贯穿到游戏中,如跳的内容可同跳长、短绳结合,跑走内容与追逐结合,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知不觉达到体育锻炼目标。另外小负荷的耐力练习是少不了的,能增大肺活量、促进代谢加强、发展身体。有了初一、二的基础,初三级的教学就好办了。初三阶段既要完成基本课程,也要准备参加中考,因此目标更明确,重点训练学生负荷不大的爆发力,在课中坚持科学的方法。
三、教学中教师做导演
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延逐至今以至将来,是改变不了的,但怎样把握好教与学就是关键,用传统的教师命令学生学(练)已逐渐不适应学生要求,只有教师要求学生学(练)变为学生要求教师教,这样学生的心情好,积极性高,效果就更好,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充当导演作用设计好练习的时间、顺序、次数,估计课中出现的问题,相应纠正的办法,基础好的同学要求负荷、练习次数就大些、多些,基础差的同学就适当减量,使好的更好,差的转好。
四、教学上重实际、丢形式
在教学中少讲多练,必要的讲就精讲,必要的严肃还是要严肃,使学生有规可循,但过分的疆硬的队列交换、课中多次的集中就尽量少进行,使课的和谐气氛贯穿课的始终。课的开始可用巧妙的语言,简单的游戏去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或把课的准备部分给学生,利用跳绳、踢毽子(球)等自觉游戏,充分利用时间做准备活动,教师提示专项准备运动,完成规定的示范,按课的内容以量的形式由学生自觉完成,发现错误动作,个别纠正,鼓励学生随意发问,为了调节气氛及运动量,学生集中的错误也要集中纠正,整个练习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分而不散、活而不乱,使师生形成一种轻松和谐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动作的完成、改进、掌握、提高。
五、贯彻教材,加强素质练习
任何体育教学,离不开身体素质,没有好的身体谈不上完成技术动作,反之,完成技术动作后又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贯彻快乐体育可在统编教材上多增加选用教材的比重,增加传统项目的内容,这样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新鲜感,课程多采用螺旋型教学,尽量不使学生感到枯燥,适当时候把音乐、舞蹈带进课堂,动作达到熟练期、巩固期多采用竞赛、游戏,激发兴趣,便于动作的掌握,副教材多以素质为主,让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方式采用提示、诱导
快乐体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以鼓励的形式冲淡学生心理上的精神压力,求得稳定进取的良好学习心境,强调采取灵活多样、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思考,去发现、摸索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律,自觉从事体育运动及科学的练习。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条件刺激,使学生有目标、有追求,达到教学目标的同学有成功的喜悦感,没达到目标的继续努力,决不放弃,有助于动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有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快乐体育与传统课有机地结合,教学效果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