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韦 镖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广西平南县思界乡初级中学 韦 镖
摘要: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提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生的深度学习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何把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本文从注重数学基本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注重“过程与方法”,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深度学习教学是教育理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深度学习教学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它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的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深度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一样重要。知识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而完成这一中心任务的渠道是“过程与方法”,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就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能力,不能了解蕴涵在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好地促进学生深度学好数学,从而促使他们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积累他们活动经验,探索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途径,学会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其他知识,并能让他们感情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多年来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在实践中深深总结出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 注重数学基本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课堂教育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常规的任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完成或达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在教学环节中始终要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要重视初中数学课程中针对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等较严密的思维技能和对图表理解力、计算机或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也要与时俱进,毕竟时代在发展,初中数学知识也会发生变化,如概率统计等日常生活接触也逐渐成为基本知识。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知识传输,学生被动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改变一这现状,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数学探究是初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深度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从数学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出发,创设数学探究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自己学会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生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学习模式有别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它包括科学探索的基本活动形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具有更强的主动性、情感性、问题性和实践性。它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深度性,能够独立获取知识, 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也培养了良好的师生情感,不知不觉地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大多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将学生的认知起点归为零,对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或通过自己努力能获取的知识却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这不但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损伤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新课程下,教师们应该改变这一观念,将教学的核心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要服务于学。在日常教学,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并不断探究不断创造,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原有的知识有层次区别。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学也应当分层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让们的自尊心得以保护,又在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的指导者,教材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初中数学教材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学情境而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有需要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还有考虑学生所生活的实际环境,并根据具体的课堂氛围而定。造性地使用教材,必要遵守两条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反映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是具有科学性的教学载体,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在使用教材上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当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不断地充电,丰富自身的数学史修养。只有这样,教师的数学史教学才游刃有余,富有生机和活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创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体,共同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度学习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可以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改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可以做以下几点,第一,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采取学生最适合的距离,有利于他们合作与交流;第二,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给各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任务展开讨论,进行交流和合作;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不同的教学方式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淡化教学开式,而注重教学实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师生具体情况,将各种教学方式整合起来利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据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社会对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在一线工作的初中数学老师,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观念,要不断地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深度学习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采取与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想适应的教育方式,努力促进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