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 刘子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究

    ◎    四川省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子兵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信息时代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在教育制度高度发展的情况下,高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势在必行。为迎合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而计算思维的培养正是中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制定多元化评价方案三个维度来培养计算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思维;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对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从信息技术改革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主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行教学,融合基础教育教学方式来构建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并结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来构建信息课程的模块设计。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计算及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不仅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还能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研究如何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一、计算思维的概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要求指出,所谓计算思维,就是个体通过合理的思考参与到计算机领域的思维方式,在计算机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拥有计算思维的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整合多种信息技术的相关资源,通过有效的算法结构来构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式,并通过对解决方案的分析,具体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同时可以向其他多种应用场景进行推广,实现举一反三。计算思维能够让学生从最根本的角度了解并学习问题,从本质上思考信息技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流。全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案,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掌握计算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利用合理的信息技术方案破解难题,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一)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中蕴含的计算思维教学内容

    计算思维的重点是通过合理的数据信息整合来拆分不同的小问题,最终达到问题的最优解。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模块中,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的方式,从学习过程深入解析,这正是计算思维表现的一种形式。教师在分配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时,要考虑到某些特别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启发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形成相对完整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计算思维的本质是通过一些较为合理的分析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获取最合理的解决方式。

    比如,在进行搜索引擎的网络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对比来形成搜索引擎的分类,并根据索引结构让学生划分出不同的信息。学生通过选取合适的搜索引擎,来归纳搜索选择的技巧。通过多种方式来选择和利用适当的搜索引擎,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将问题的重心放在分类搜索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索课程教学中蕴含的计算思维,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场景中学习,就可以让他们逐渐加深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并最终掌握计算思维

    (二)创设有利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情境

    计算思维主要是个体利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思维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问题来对多种问题解决的路径进行综合,并按照有思维逻辑的方式划分不同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往往比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是决定参与者是否真正理解问题以及选取合适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推广到其他问题中去,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解决问题。所以对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进行以计算思维为基础的问题情境构建,来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思维的意识,有目的性地针对不同种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例如,在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验室来创建符合预期目标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信息系统所代表的内涵以及具体到软件操作的各种内容,并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计算思维在信息系统中应用的乐趣,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创设合理的问题场景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习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其以往在单一信息技术问题上固有的思维模式,采用分化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能够举一反三,解决其他常见的问题。

    (三)制定多元化的有效教学评价方案巩固计算思维

    教师可通过多元评价教学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并认真记录评价水平以及评估总结报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来给出更多的评价,评价结果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思维水平以及程序运行的最终结果,利用多次评价来认真审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能力。此外,也可以借助学生评估实践表,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例如,教师在教授递归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方式选取合适的符合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评价,针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分成几个等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以及以后具体要采取的学习方案,这对以后教师进行的教学反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通过综合的评价来实现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构建相对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估体系。

    三、结语

    总之,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计算思维的培养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合理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推广到学习中。当下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仍偏重于形式,在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很多不足,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应当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改革信息技术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教师要紧随科技的发展来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华.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9(19).

    [2]李辛.两个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J].新课程(中学),2018(6).

    [3]朱丽花.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概念类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7年12期.

    点击次数:101  发布日期:2020/8/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