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与责任同行 郭艳丽
让爱心与责任同行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郭艳丽
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德中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我想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开始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时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事业,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参加工作以来,我对师爱、师德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用爱包容学生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当然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曾经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我接手后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让他试着和别人交换角色,换位思考。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二、用爱沟通学生
谈心,是教育个别学生的必要手段,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容易犯错。作为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我们要不怨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与学生谈心、沟通。既要宽容学生犯错误,更要给机会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如果教师缺乏爱心,对学生态度冷淡,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指责,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那么势必影响教育目的,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例如,我班的某某纪律散漫,常闹事,脾气大(遇事喜欢大哭大闹),大错不少小错不断。如果经常用否定的态度和批评的言语对待他,只能使他造成错觉:老师对他有成见。就会造成师生间不和谐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我给予他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当他犯错误也都要尽量先去理解他,考虑他做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从他的合理性乃至优点长处切入,进而再去谈他的问题。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如对同学、老师的看法。让他从心底意识到:老师是关爱、关心他的;知道老师对于他的信任和期望。现在他进步了:闹事减少了;脾气明显好转,遇事大哭大鬧减少了;对老师产生的抵触情绪也消失了。
三、用爱鼓励学生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是那么持久,很容易在细小的事情上开小差,但是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就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有些学生在老师没有及时提醒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回到家,书上的内容不会读,不会写。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事件发生。在课堂上我对影响课堂纪律的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得更好。”刚开始效果甚微,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坚持鼓励他们,并且设立了奖励机制,只要举手回答问题、遵守纪律、作业按时完成、作业工整者、知错能改的孩子只要被表扬三次的奖一朵小红花。久而久之孩子们能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只要我一说鼓励、表扬的话就能迅速专注。
表扬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激励学生上进、改正不良习惯的一种手段。恰当地表扬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行为持续正当地发展。表扬其实是一种鼓励和欣赏,所谓鼓励就是指当学生做事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这时的夸奖和表扬就转化为鼓励。这种鼓励才能使学生克服所遇到的挫折,而达到最佳状态。现在学生们都知道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希望他们能做得更棒!对我的态度也不想从前那样害怕了,下课的时候看见我,总是笑眯眯的,我的心里也总是美滋滋的。
回想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要管理好班级,要教育好学生,就要把班主任的爱心与责任恰当地合二为一,像父母爱子女那样去理解和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虽然教师这一职业不能让我们积累多少经济财富,但我们却能收获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而这是在工作中忘情的投入、长期的积累后,才能淘到的金子。我由衷的体会到:当教师个人的生命融入另一群生命之中时,当爱心与责任合二为一时教育便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