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覃醒美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大业镇古万小学 覃醒美
摘要:为了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难题,我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关键词:创设;鼓励;积累;真实
在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题,在解决这许许多多的难题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从中得到启发。我感触颇深:作文教学实在是让教师头疼的大问题。我以为,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到“有内容可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情境作文教学即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感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情境教学就是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组织教学,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陶冶,以“美”去激发“爱”,将教育性渗透其中。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而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的,是情境教学的运用与拓展,它关注儿童,以儿童为本,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受,谈谈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情境作文教学要解决三大问题
1.精心创设情景——解决“兴趣”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精心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考虑:①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②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③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3.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①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②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二、情境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以作文教学目标为中心
情境作文教学作为一个心理场,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让学生实现由“物”到“情”,再由“情”到“辞”的逐步转化。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何种情境创设手段至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要始终以作文教学目标为中心,有目的地选取、创设最适用教学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从而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情境作文教学是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小学各个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点、思维特点、知识基础等不同,因此情境作文教学的习作情境创设也是不同的。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又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效果会较好;中高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积累的表象也随之丰富,则逐渐减少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更应多用语言描绘创设情境。在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来综合考虑。
3.以愉悦轻松体验为主
人的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困此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观察,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把思考、发现、想象、写作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而并非是一种强迫或负担,更不能让学生回归到把作文当作是老师交付的作业,这样就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4.师生间的互信互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作文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作文教学则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学才能顺利地朝着预定的目标展开。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给予学生写作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命题,选择表达的题材与写作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达到个性化的写作。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情境,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1].孙志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参考【J】.学周刊,2013(17)
[2].高福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参考【J】.学周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