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 贺 星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苏溪小学校 贺 星
随着改革开放形式的不断发展,我国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外国的交往将越来越密切,外语在国际交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们常说,21世纪的文盲是指不懂外语和计算机的人。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将成为新世纪的人才,都愿意为国家做贡献,因此,学好外语就格
外重要了。下面笔者将就从事英语教学这几年来的感受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巧妙导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利用头饰、实物卡片、课文录音、情景图等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一个好的开端可以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中,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1、讲故事导入,2、提问式导入,3、手指木偶法导入,4、自问自答法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例如,Book One的Lesson 4第一部分 Let’s talk要学习语言“What’s your name?”我就戴上手指木偶充当课文中的Dong Dong和Eve进行对话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情景后再进行教学。又如,Book Two 的Lesson 6的Let’s act要学语言Grandma Fox,我先戴上狐狸的头饰说:I am a fox. I am hungry.然后用双语讲述课文故事,学生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经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逼真的情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运用多样化手段,“抓”住学生的心。
1、随机应变
在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灵活处理。比如笔者在教三年级的第一堂课时就把“Hello! Stand up. 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进行。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的单词,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进行教学,如“duck,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题目可以“My Zoo”、“My family” 等,让他们用学过的单词编故事。
2、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如“模仿法”、 “身体语言”、“表演法”、“竞赛法”、“游戏绘画法”等。
(1)模仿法
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模仿秀”。比如在教“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说“I am hungry”时可以作饥饿状;说“I am thirsty”时可以作口渴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等等。
(2) 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一点的动作或用夸张的语调朗读,孩子们特别喜欢。如教“big”时老师两手张开画个大圈,教“small”时教师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圆圈,教“strong”时教师伸出手臂,并鼓起肌肉。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笔者常用的表演法就是让学生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可以师生表演,也可生生表演。具体做法是:让每个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比如,可以让学生表演如下之类的对话:
—Hi!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ang Yuhong.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I am fine, too.
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的对话进行恰当的、鼓励性的点评。
另外,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是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表现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如“Hi! Zhang Yu, How are you?”等,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的生活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总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习英语,真正成为喜欢学英语的人,而且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言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还有利于学生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