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影响 叶 青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影响
◎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叶青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因此,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 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 “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通过阅读,孩子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他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去提升孩子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而整天埋于题海,不关心世事的孩子其个性往往比较忧郁、孤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个性,可以说,一本好书,它能影响人的一生。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内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辅助,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有多高,都不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和想象力,这是很多家长片面的理解课外阅读的作用。认为只有对提高人的作文能力和考试成绩有直接的作用的书才值得一读,除此之外,全是闲书。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多是“作文大全”、“试题库”、“好词佳句”之类的。但,我们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点,课外阅读很重要,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巨大的作用。对儿童来说最适合读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儿童文学,一类是科学知识类的。让孩子们感受生活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素材,把自己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写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智力背景,书读的越多,知识面就会更开阔。同时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头脑,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具有灵活性。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思维也相对灵活起来,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 时间、 字数、 摘录好词佳句、 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 会续写、 扩写、 缩写、 改写等) 。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 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好看的圣诞书”,它的幽默、 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 , 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 幽默、 温馨,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 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 谈各人发笑的角度,从而理解 “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重点推荐漫画“寻找出逃的儿子”等,分组学习,小组交流, 填写读书卡。
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