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生写作教学探究 李顺田

    小学生写作教学探究

       吉林省长岭县腰坨子乡中心校         李顺田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习作,甚至逃避习作,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小学的学生更是如此。农村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那么习作难,难在哪里呢?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目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小学生爱表现的特性,充分调动学生说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学生正确使用“我个人认为……”“我觉得……”等表达方式。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扎实有效地做好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二、积累材料,丰富文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与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学生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不管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还要要求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观察他们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开阔学生视野,使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那么他们的习作与阅读就会提高。因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即使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因此,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习作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这学期在教学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时,我带领学生去观察我们身边的景物,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没有无话可说的现象。我还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习作。

     四、学生写作的组材能力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这时就要做好学生对习作素材的选择和组织,切忌学生写一些与题目中心思想无关的事,切忌学生将平时积累的文章全盘托出,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习作走题,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说假话、套话的机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写作经验积累,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习作的素材确定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以题目为主体,确定哪些方面应详写,哪些地方应略写。借此鼓励学生将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恰当地应用在文章里,这样不但使习作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同时也能体现出文章的说服力,能够吸引人。

     直观习作教学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水平及年龄等的限制,有些事物或情况只靠教师单纯地讲解或说教,他们难以接受,但如能采用直观教具进行习作教学演示,学生写起习作来就容易得多了。
         
    如在教学写习作《胖大海》时,我拿十六颗胖大海,提一个开水瓶,每个小组的同学发一个杯子。首先,我把胖大海放在讲桌上,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让学生说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是什么。然后,我把胖大海发到每组学生的手中,大家一起观察。这位同学讲得不准确的地方,下面立即有学生上来纠正。然后我让每组的学生把杯子放在桌上,把胖大海放到杯子里,接着我把开水倒在杯子里,让学生观察用开水泡胖大海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些变化?观察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说了之后让学生动笔写,他们稍微加工,便写出一篇篇好习作。在中高年级阶段,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自己的事自己做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学生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会了做家务、做实验、做小制作,并把这些活动的过程客观如实地记叙下来,一篇篇符合要求的习作就顺利产生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农村的学生并不笨。只要教师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点击次数:116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