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在幼儿园品德教育中的巧用 杨洁琼
浅谈电教媒体在幼儿园品德教育中的巧用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 杨洁琼
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只能给人以生存的工具和方法,却阻止不了人类毁坏自然、爆发战争,只有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观念,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今天的幼儿正处在塑造健康人格和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时,要多动脑筋,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我们发现电化教学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具有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使得枯燥的知识变有趣了,抽象的语言变形象了,深奥的道理变具体了。因此,在幼儿品德教育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来激发兴趣、明悟道理、升华情感、知行统一,对提高幼儿的思想品德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 巧用电教 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发展新的能力。”同时,它也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各种心理过程常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就成了他们感知新知的强大内动力。电教手段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动幼儿的情感。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前,就在晨间反复播放与之相适应的儿童歌曲,如关于“礼貌”的歌《好宝宝有礼貌》;关于“谦让”的歌《让座》等,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寓情于景,让幼儿在反复聆听中,对品德教育内容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我们又组织幼儿看相关的录象,如《过猴山》,我们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看老爷爷想办法从猴子手上拿回帽子的录象,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去努力想办法解决困难。只有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而电化教学在这发面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它能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巧用电教 明悟道理
品德教育里所包含的一些道理对幼儿来讲,比较抽象难懂。我们只有巧妙地借助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吸引人的特点,把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使形、声、色融为一体,在生动活泼的活动气氛中,引导幼儿感知要掌握的道理,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换、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之间的统一。如:我们引导幼儿学习“谦让”这一品德时,就充分发挥投影仪结构简单,很容易操作的特点,选择了投影教材《孔融让梨》、《小猴过桥》,我们边将故事边一张张地摆放投影片,到关键的地方就指图提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把大梨给谁?”;“小猴都抢着过河,发生了什么事?”等。由于投影片的设计与投放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又准确、美观地表现了教学内容,把趣味性和知识性巧妙地结合起来,针对性地解决幼儿思维中较为难解的问题,把难懂的道理用易懂的图片展现出来,以情感人,提高了幼儿感悟思想品德内容的积极性。所以在投影片的帮助下,幼儿不仅明白了“谦让”一词的含义,还知道了如果互相谦让,还会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三、巧用电教 升华情感
在品德教育中,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会加快幼儿对品德教育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上的升华。我们要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幼儿的情感,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在情感的升华里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提高思想素质。如:在教育幼儿要热爱祖国时,我们播放了黄继光,邱少云等一批英雄人物的真实故事。幼儿通过看这些活动而刺激的画面,听这些雄壮而威武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英雄人物的伟大,体会到热爱祖国的真正含义,在情理交融之中,升华了幼儿的情感。
四、巧用电教 知行统一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幼儿明白的“理”来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这是品德教育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重视对幼儿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引导他们用刚学到的道德知识,对一些思想行为进行是非、好坏、真假、美丑地判断与评价。由于幼儿缺乏实践经验,喜欢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间经常会出现不一致情况。因此,我们在导行时,要从幼儿初步的道德认识出发,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电教媒体将幼儿的知识、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稳固他们道德行为。例如: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拍摄一些幼儿日常的行为,再用视频转换仪将照片呈现给幼儿看,引导他们去评价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为什么?或设计出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它能及时、直观、生动和大量地把各种图、文、声、像信息展示在幼儿眼前,从而极大地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课件中设置一些按钮,实现人机交互,把幼儿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对课件中的人物行为作出判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鉴别,来引导幼儿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
我们只有巧妙地选用电教媒体,创设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才能让他们在一个生活的、开放的、活动的环境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