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初探 赵 英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初探
◎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六中学 赵 英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现代作品,初中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情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开辟新的途径和方法。文章探究了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现代文;思维导图;策略分析
思维导图是一种主要以图为教学工具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突出重点、主干发散、层次分明、节点相连的特点。它能够直观、有层次的呈现知识的组织结构、链接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有效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路径。
一、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分析
在现代文阅读课堂上,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我们能够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进入课堂,积极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与此同时,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好地概括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快速找到类似问题的答案。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工具,它为课堂阅读教学提供了实用和创新的思维框架,帮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扩大他们的知识。而且,阅读是人类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技能。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型图形图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清晰的学习探究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兴趣和能力。综上所述,在现代语言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模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主要有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软件绘制两种绘制方式。“独学”“对学”的时候,更多的使用白纸和彩色笔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教给学生应用方法,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群学”的时候既可以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思维导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思想感情的体验,也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探究学习。
二、现代散文阅读中的思维导图策略
散文阅读是初中现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就散文的特点而言,散文与其他类型的散文在描写形式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导学生学习散文。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思维导图是非常必要的。在散文阅读教学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把握文章的关键短语和关键词,揭示文章的主题;二是通过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受。因此,散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找到准确的线索,理解文章的上下文。例如,《春天》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江南之春,整篇文章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幸福的氛围。有很多“花言巧语”都在尽其所能地展示自然之美。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用思维映射技术把作者描写“春天”这个主题写在一张导图的中心图形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文本中描写春天的“主题”和子主题,画出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就能找到理解文章的路径。
三、现代文学阅读中的思维导图策略
(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制定思维导图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现代文学名作,比如鲁迅的《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等等。这些课文往往都是精读课文,而且受课时的限制,要上出质量的确需要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我在教学现代文学作品中运用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主要方法是使用白纸和彩色笔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第一步是在课前都要基于个性化阅读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第二步是课堂上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每组的小组长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制作。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个过程也就是有效的个性化阅读理解的过程。
(二)组织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相互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课堂教学中成功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也必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阅读教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才能组织“对学”“群学”,进而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看法,相互表达自己的思想,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强调的是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在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之后,一定要给学生的学习展示以合理的评价,并且发表自己客观的讲解,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
(三)课后应用思维导图阅读卡复习巩固
除了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教师还必须确保学生将其作为复习工具。无论是针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还是一类文体知识的学习,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每当知识点较多时,教师必须结合这些知识框架绘制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知识体系,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帮助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仅从散文阅读教学、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的角度探究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方式的策略,在古诗词、文言文等文体的教学中也可以积极探索和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莹莹.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舒艳.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18(26).
[3]魏幽探.初中现代文阅读的思维导图分析[D].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0,19(5):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