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之实践 作业背后的感想 ——中国汉字魅力显,一字谐音添风趣 田利莎
线上教学之实践 作业背后的感想
------中国汉字魅力显,一字谐音添风趣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田利莎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结晶和象征,在汉字这四方的世界里有着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特殊的汉字文化现象,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其中就编排了《汉字真有趣》这一课。
学生通过线上《汉字真有趣》这一节课的学习,从《字谜七则》内容中了解了搜集字谜的类型,即文字谜、画谜和故事谜等,并对猜字谜的方法有了方向,比如可以从所体现的形和义来猜谜底,也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展现字谜。《门内添“活”字》这个故事进一步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字谜游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字谜文化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思的谐音》内容主要体现了汉字字音的特点,也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风趣的表达效果。网课最后环节布置了搜集制作有关字谜和谐音内容的手抄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动手准备。当我打开微信“小管家”批阅作业时,孩子们那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瞬间吸引我的眼球,我迫不及待地继续点开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作品进行欣赏,孩子们的手抄报制作让我惊叹,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内容丰富多彩,有形式多样的猜字谜,俏皮风趣的汉字谐音,细心的他们还为文字配上有创意的造型图,再加上色彩的搭配,手抄报的制作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虽然是特殊的线上“课堂”,学习效果却如此甚好,为我们的孩子点赞!透过学生的作品,体现出了他们对汉字的浓厚兴趣,也让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即语文要素的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搜索、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
用谐音手法的歇后语的生活广告、对联、故事、文学作品等已经成为汉字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
一、生活中谐音手法的歇后语运用
比如生活中人们就经常用到的一些歇后语:打架揪胡子--谦虚(牵须),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外甥打灯笼——照旧(舅),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这些谐音不但能增加说话的幽默性,而且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情趣。歇后语在广告中也有广泛应用,好多广告语也利用谐音广告效果,比如:蚊香广告—默默无(蚊),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某名牌服装广告语——百(衣)百顺,这些广告语利用谐音达到了广告语艺术魅力的效果,也使得广告语更绘声绘色、富有个性特点。
二、出自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我国古典名著中的歇后语就有很多,比如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这个歇后语的意思还要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说起:周瑜忌妒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制.结果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三天就“造”了十多万支箭,可以说是满载而归,现在比喻做事情很有收获。《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个情节中对那只大虫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让我们了解到了老虎扑食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后来就引申出了这样一句歇后语:老虎扑食——三股劲。在《西游记》中同样也引申出了许多有趣的歇后语,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因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藐视一切规矩,众神都没有办法制住他,刀剑不能伤、火烧烧不死,连玉帝、众神仙都发了慌。所以这个歇后语巧妙运用了典故,意思是心里慌张起来,一时失去主张。如意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平时孙悟空将金箍棒变成绣花针大小,藏在耳内,临敌时,从耳内取出,马上变成碗口粗细的一根铁棒。它还能随身体大小变化而按比例改变大小,金箍棒的威力很大,连神仙都敌不过它。所以才有这样的歇后语: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三、对联谐音传情意
谐音还应用于对联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清初的著名文豪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件牵连,以冒犯皇上的罪名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在即,他突然想到自己还欠报国寺方丈的一幅对联,刚好此时他的两个儿子赶到现场,他看着自己那跪倒在地上的儿子梨儿和莲子,瞬间泪如泉涌,心中百感交集,就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中酸”,与儿永别。这幅对联中,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而感到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思是自己马上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并且这两个字还对应到自己两个儿子的小名,这幅生死诀别的对联一语双关,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这个故事就是利用谐音来表达人物的心情。
四、妙趣横生在谐音
汉字是美丽的,更是有趣的。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与文学才子纪晓岚对句,乾隆说:“两碟豆”,纪晓岚对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晓岚应对道:“我念的是----一鸥游”。在他们两人的对句中,“碟”与“蝶”、“豆”与“斗”、“瓯”与“鸥”、“油”与“游”都是同音,音同而义不同,属于异形谐音,对得十分工整,读之妙趣横生。
五、巧用谐音寓意人物命运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有的是讽刺,有的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特征。比如甄士隐家里的仆人霍启元宵节带着幼年的甄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结果回来却发现英莲已经被人贩子拐走了。也正是从英莲丢失之后,甄家就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葫芦庙起火还把甄家的院落都给烧了,霍启其实谐音“祸起”,所以“祸起”于霍启,也因此彻底改变了英莲一生的命运。而甄英莲的谐音就是“真应怜”,可见这个女子的身世悲惨。再如贾家元迎探惜四姐妹的谐音就是“原应叹息”,结局也是恰恰如此,元春病死宫中,迎春被夫家中山狼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遁入空门。足见作者曹雪芹为作品中人物起名费尽心思,都要考虑涉及到人物的性格、身份、命运等方面。
汉字的谐音现象让我们感受到其独特的奇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美我中国汉字!在教学中我会继续用汉字的魅力引导学生遨游在汉字王国,品汉字文化,让学生收获汉字更多的趣味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