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的思考 杨 艳
基于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的思考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第一初级中学 杨 艳
摘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期,各类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为此笔者通过借助腾讯软件通过开好“腾讯四会”,科普疫情知识,营造线上优良教学环境;通过点名开展心理疏导,夯实线上教学人文关怀;联系生活,构建线上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思考
面对全民应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期,各类学校、教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展线上教学,把面临的危机转化成了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契机,有效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为此进行了如下探讨实践。
一、借助腾讯开好“四会”,科普疫情知识,营造线上优良教学环境
(一)会前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腾讯会议”软件应是当前比较实用的线上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和学生进行互动,我在线上教学之时就多次进行实践、操作演练,并做到控制好屏幕共享、控制好话筒、控制好视频,保证会议和直播课堂有序进行。
(二)召开四会
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作好会议的会前通知和议程安排,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三会”,会议成员(成员可为教师、家长、学生三类)按时参会。首先班主任主持的线上会议,会议时并重点落实了五方面工作:一是传达了教育部、省、市、区疫情期间教育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二是宣读了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三是公示了班级线上直播课堂的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四是疫情时期居家防疫科普知识。要求教师、家长、学生要及时关注疫情期间,省、市、区应急指挥部的公告及新闻内容并遵照执行;并组织学习《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十条建议》、《四川省疫控中心给父老乡亲的一封信》等;五是制定并公布线上教与学的管理措施,如明确使用手机、平板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的职责任务等。第二是科任教师部署线上教学的内容、时间、学具准备、学习要求、学习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等,并倡导有条件的家庭的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线上直播课堂学习。三是学生代表围绕抗疫和知识内容、疫情防护知识、健康生活作了会议交流。四是家长代表围绕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与短期目标、克服宅在家里的烦躁与苦闷、落实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的相关措施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三)会后共享交流
“会议”结束后,利用QQ群或微信群在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学生们按要求上传加入“腾讯会议”直播课堂截图、家庭日常作息表、家庭通风和消毒视频截图、抗疫誓词及学习用具图片,借此机会师生、生生、父母对学生们进行交流及激励,鼓舞士气。这过程中也有同学还晒出了他们做特色菜、洗衣服、整理衣橱、收拾书柜等照片,让老师们有了一种“待山河无羌,归来你已成长“的深切感受。
二、课前点名,开展心理疏导,夯实线上教学人文关怀
落实课前点名制度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前点名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做到了抗疫学习两不误,达到“见人见物见精神”。我每次总是在课前用二至五分钟时间根据视疫情发展和天气情况进行课前点名。一种为小组长报告本小组点名情况,教师针对问题及时处理,这种多数为疫情防控稳定,天气较好情形下进行;一种是学生自己报告;另一种为教师不定期定时全班点名或抽检点名,这种点名不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需学生应答,并展示学习教材、工具、作业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教师能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若发现学生状态不佳,出现困倦、恐慌紧张情绪烦躁、咳嗽等不良症状,第一时间就可以和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并作出妥善处理,顺便引导学生认识疫情改变了我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给我们的压力;同时,积极指导学生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
疫情防疫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课,也是一场心理疏导教育课。课前点名,也是线上教学开展心理疏导的重要环节。点名的时候学生可能还没有准备好,也可能学生上卫生间、课前预习不充分害怕、干家务活或兄弟姊妹正在玩游戏或忙于作业等。教师要根据疫情时孩子特点、青春期的孩子特点多一些包容、理解和信任,多一些疏导、商量和鼓励、让学生能唤醒,以学生能醒悟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改变,学会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为针对性对学生童进行心理疏导,我坚持在线教学恪守传递正能量和爱心行为准则,引导家长孩子一起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一起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尽可能满足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需求,相信每个冬天的句号就是春暖花开。同时课前点名也让学生有一种进入课堂心理准备,避免学生号在人不在的情况。结合点名的契机,也可给学生送去一些温暖的问候,班上有一个叫王涛的同学,坚持在住院期间上网课,每次在点名的时候,我都要问他病情的进展情况,并鼓励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他的坚持下,完全做到了治疗和学习两不误,这也是线上教学优势所在。
三、联系生活,培养习惯,构建线上教学高效课堂
生活即教育,线上教学不仅学课本知识,我总是在直播课堂适时穿插一些生活小常识、疫情防控、卫生保健、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尽可能减轻家长、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让疫情防控与线上教学工作“两不误”,也一便向家长落实了人员排查、居家隔离工作,做到一举两得。
线上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生活习惯。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家庭和班级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积极履职担当,长期坚持,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工具用品摆放美观有序、合理饮食、管控时间、完成任务讲质量、不拖踏、爱护环境卫生、尊重他人发言、展示等生活、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有一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觉行动。
线上教学要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建些小QQ群,让学生在统一直播课堂之外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比如我所教学的四班有几个同学当他们遇到共同的困难时,就会临时组建一个腾讯会议室,然后把我拉进去,为他们答疑解惑。对于两个班的数学、物理优生来说有些较难的问题不宜在全班来讲解,我为他们临时搭建一个平台,能让他们尽可能的“吃饱”。
线上教学要实施优质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远程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十分丰富了,我优先选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优质教学资源,精心选择相关的课件、学案、课后习题以及在线辅导答疑、定时测试评价等,特别是对于我在线布置的课后作业、测试的内容,总是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然后将答案在微信群传给其家长,学生再根据答案自行阅卷评分,最后把评分后的试卷传我检查并个别辅导。这样,课前预习、线上学习、课后作业、个别答疑辅导,学生一天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作为教师,我能做的是尽可能做到线上教学的最优化,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讲话》(2020.3.2)
[2].《教育部给家长的十条建议》(2020.2.16)
[3].《四川省疾控中心给父老乡亲的一封信》(2020.2.26)
[4].《湘水蓉儿.宅家网课学习交流》( 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