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应注重细节教育 王玉娟

    校园安全工作应注重细节教育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下林庄完全小学    王玉娟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贯彻推进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条件,正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所强调:“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各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依靠广大群众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深入宣传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努力探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措施,创建宽松和谐、民主自主、安全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以说,办教育,必先抓安全,离开了安全,教育就无所谈起。校园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患,将远甚于其他单位和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校园安全事故中,几乎都是由细节引起的,往往在事故和灾难发生后,我们才扼腕痛惜,深感细节的重要性,认识到细节不可忽视。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谁忽视了细节,就意味着谁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细节在校园安全中的重要性

    北京久源智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最具实战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训专家尹大枫先生在其所著《细节决定安全》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一根电线毁掉一个家庭,一个烟花烧掉了一栋大楼,一支香烟炸掉一间工厂,一个疏忽就可以断送一条生命,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不胜枚举。引发这些灾难性事件的都曾是我们最初不放在心上的小事情。就是这些小事情最终酿成了杀身之祸,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段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的教训,泪的痛思。由此可见,细节具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安全。

    1.细节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往往潜藏着重大的隐患,这些隐患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爆发出来,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往往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甚至夺去宝贵生命。只有那些安全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的领导者,才会在灾难发生后以泪洗面,在痛定思痛中想到“假如”。相反,那些时刻紧绷安全之弦的管理者,绝不让“假如”两个字出现在自己的字典里,他们会怀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时刻关注着校园内外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细小问题,将其扑灭在萌芽状态。因为,他们知道,就是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细的不能再细的关节,直接关乎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他们不会让这些小事情小细节积小成大,积小成灾。重视校园里每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情,就是对全校师生生命的高度重视和负责。我们国家并不缺少学识渊博的校长,但是缺少心思缜密,能够管好细节的校长。

    2.细节带给师生心理安全

    事故和灾难一旦发生,必将如一道魔影,长久地笼罩在全校师生的心头上。不仅仅是那些受灾师生,就是那些幸免于难的师生,都恐怕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驱除心理上的恐惧和阴影,所谓心有余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安全感。在安全上,我们没有理由嘲笑任何一位师生的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试想,怀着这样的不安全感,老师们怎么安心工作,学生怎么安心学习?当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他们心头上,时不时冒出来的情景,就是刚刚过去的那次事故和灾难。

    一所学校,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信赖,绝不仅仅在于其优异的教育成绩,还应在于其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甚至,首先就是安全环境。教育教学是一项慢工程,学生成绩不好,品行有问题,家长和社会还能谅解,没关系,慢慢来,急不得。但是,如果这所学校连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障,事故频出,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哪个家长还放心将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呢?一旦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学校领导仍然不能彻底整改,消除隐患,其结果只能是家长纷纷要求孩子转学——即使是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当高。据笔者调查研究,这些年,农村家长纷纷将孩子转学进城里,绝不仅仅是追求优越的教育资源,更是追求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相比农村学校,城市学校在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有很多方面是农村学校所无法相比的。

    二、做好细节教育,加强校园安全

    1.高度重视,戒除侥幸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有人统计,在企业安全事故中,95%以上是因为工作人员心存侥幸心理,操作中有章不循,工作中安全措施未落实到位而造成的。总结层出不穷的校园伤害事故,我们也不难发现,真正无法避免的事故是很少见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学校管理者疏忽大意和侥幸心理作怪所造成的。侥幸,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者免去灾害。侥幸心理则是一种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的内心想法。人有惰性,生活中,每个人难免存在侥幸心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在关系到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事故就会和你开玩笑,趁你不防备之时青睐你。

    笔者调研,认为在学校安全管理人员中,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懒惰。有的教育管理者自己懒得不动弹还不说,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细节,也懒得张口指派人员去处理。上文提到的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故,就是该校校长的懒惰导致的侥幸心理所造成的恶果。这位校长自己没有亲自去排查隐患也就罢了,有老师报告灯坏后,竟然懒到既没有给电工通知,也没有另外安排人员去处理。当他把前来报告的老师搪塞打发走的时候,说不定,他心里在想:不就是灯不亮吗,能出啥事?没那么玄乎。事物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问题小事情就是在他这样的侥幸心里引诱下变成了大事故大灾难。

    二是自负。这在那些有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突出成绩的校长中,表现尤为明显,他们总认为自己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从来没有出现过事故,因而听不进别人的提醒和建议。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导致出现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因为,这样的领导者太过于自负,别人提出来的非常明显的安全隐患,甚至大家都意识到将要发生危险并且提出解决办法,偏偏他盲目固执,拒不采取措施,眼睁睁看着事故发生。

    三是无知。大部分年轻教师和刚上任的年轻校长都有这种心理状态,因为他们工作时间不长,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生产形势处于无知状态,对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不清楚,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缺乏必要的认识,极易产生侥幸心理。

    2.制定规范,强迫遵守

    重视小事和细节,不仅仅是喊喊口号提提要求,也不仅仅是开个会作个部署,而是要将校园里一切应该预防到的安全细节问题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做到明文规定,让全体师生心中了然。更要将排查、整改细节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规章制度中予以确定,让负责安全检查和值班的领导和教师有法可循。虽然,中小学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单位,单位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和国家法律法规一样具有强迫性,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无条件服从和遵守。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见惯了有制度不贯彻的现象,制度摆在那儿成了一纸空文。在校园安全管理中,那些小事和细节,更容易被广大师生和领导所轻视和忽视,而这,也是很多学校虽然制度健全,但是仍然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就要通过考核、通报等方式来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真正贯彻落实。在我校,规章制度具有说一不二的严肃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凡是没有严格遵守制度的,一律按照指定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并及时通报批评,严重者除了扣除考核分和通报批评外,还要在教职工大会上作书面检讨。造成重大损失的,上报教体局。

    3.不搞说教,重视实践

    人所共知,无论给孩子讲解多少学游泳和学骑自行车的理论知识,无论孩子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的有多么精通,最终,孩子还得下水上车去实践,非呛上那么几口水,非摔上那么几个跤不可,否则,孩子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和骑车。这就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仅仅满足于口头上和书面上的宣教是不够的,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频繁的、反复的实践训练和体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应就事论事,简单地进行吓唬和威胁,吓唬和威胁只能起反作用。学校可以和相关的社会团体进行合作,教给学生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预防安全和自我救护的本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学习,以便获得完整的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

    在安全上,小细节小事情自有其大文章、大道理、大智慧,能否做好这些小事,能否管好这些细节,是决定校园安全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所在,更是能否确保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

    细节决定安全,除此,别无二选。

    点击次数:139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