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徐俊杰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小学校 徐俊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学生读,背,记以外,还强调学生参与。既要求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已知的结论以外,还强调科学探索过程,使学生明白,科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结构,而是一种 有意义的极重要的探索系统;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对科学过程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及有关活动的兴趣,体验科研工作着的情感和快乐,并培养努力探索,发现,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品质。我在科学课教学中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以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沉与浮》这单元时,我告诉学生我有一支听话的滴管,然后演示实验: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我说沉,就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我再说浮,就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这个实验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整堂课产生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冷水与热水》中的测量水的温度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教育学生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取温度的温度数。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从实际生活中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苗的诞生》一课时,研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我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四个学生一组准备好实验材料,自己做好实验,记录好实验结果。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第五单元的火山喷发实验时,,我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后,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自己在家把实验做成功。然后回到课堂上我们又推选学生做演示实验,一起观察实验结果,猜想火山喷发的原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再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形成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思和合理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