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 张 波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张 波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和法制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我们根据根据课本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只有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并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应该摒弃以往说教式的的单一教学方式。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自己数学的情境中理解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邻里之间怎樣相处”这一课的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邻里相处指代,增加学生的热心,引导学生有好的品质,关爱邻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和邻居家是如何相处的,并且谈一谈当时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和邻居之间相处,怎样为邻居着想。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会非常高涨,同时也能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巧用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小学生处于的阶段正是他们天真活泼富有好奇心的人生阶段,相比对道德与法治理论性课业内容的背诵和记忆,小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认知观念,真正适合小学生的是充满乐趣和活跃气氛的教育,这就对教育者也就是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和法制教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要求自身素质高,业务水平高,思想觉悟高,教学水平高,教育责任心高的五高要求,故而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课堂之上,就成为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老师可以开展课堂互动实践模拟或者是第二课堂,使孩子们亲身体验亲身尝试,甚至亲临真实环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不同的情景,设置问题,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一步步推动孩子们对课堂教育的内容更深刻的体会。在课堂实践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团结、拼搏、友爱的优良品质,一定要对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的问题加以引导和教育,才能使得课堂教育的内容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素质产生影响。老师也可以统筹计划,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接触社会实践活动,新奇和好奇会使得孩子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可以与相关的公安部门,法律部门进行联系,让专业人士对孩子们进行生动一课,使他们真切的认识到课本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注重知行统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加以转变,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给学生人文关怀,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做出更有效指导。由于学生“学知”的过程和“践行”的过程时常存在着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统一,知识指导行为需要经过内化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情境中,当学生出现“知”“行”不统一的情况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改善其不良行为,使之行为符合相关准则,充分做到知行统一。
例如“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等交通知识学生大多很清楚,但日常总有一些学生偶有违反,存在“知”与“行”不统一的现象。为此,在教学《安全记心上》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我国道路交通法的部分内容后,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辨析哪些行为是符合交通规则的,哪些不符合并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或自己在上下学路上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学生经过讨论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身边特别是自身存在的错误行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有利于知识内化,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权意识,促进了知行统一,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改变学习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现在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评价,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提升学习能力总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在智能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现在很多的学生学习是在他人组织下“一刀切”,按学校和老师的要求“齐步走”,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为保障。如今大数据与云计算如影随形、密不可分,这为教学提供了基于数据的科学分析,使得评价更具及时性、系统性和延展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终端智能服务,即时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时间能力、合作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由单纯考查学习成绩转为对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评价。从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有差异的“人”这样一个前提出发,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突破学习评价单一量化的瓶颈,运用综合评价系统,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美好,社会的温暖……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不断地反思、总结、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