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重视算用结合 提高教学实效 史晓帆

                 重视算用结合  提高教学实效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史晓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因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中的应用。但仔细观察这些课堂教学会发现:很多课堂教学的成效不是很高,有的甚至是低效的。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中应用的效果呢?

    一、认清算用结合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郑毓信教授曾说过: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就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计算,是为了利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数学老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教学的运用能力,使小学生通过实际的数学计算,产生对计算教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数学老师开展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工作。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计算课堂中多组织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学学具对计算学习有一个较为直接的认识。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及乘法运算法则之后,能够自行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老师拿出50元班费让学生去买五条毛巾,商店里的毛巾八元一条,学生通过乘法口诀,很快算出了四条毛巾的价格,即:5×8=40。然后学生在掌握混合运算法则之后,将剩下10元钱的钱如数归还给了老师。计算数学运用化,不仅加强了小学生对所学数学计算知识的掌握,而且提高了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数学的教学价值。

    二、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以用促算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兰登塔尔曾提出作为“普通常识的数”的概念。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学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因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它离不开生活实际。我们认为如果课堂上能够再现学生熟悉并蕴藏着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原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想象,从而为学生克服认识障碍提供帮助。

    如有位老师执教《认识乘法》时,呈现了一幅游乐园场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几加几”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摆几个相同图形要用多少根小棒?”的实际场景引入乘法算式,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明白,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感受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里;而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也有利于学生知道乘法的结果就是几个数连加的和,了解乘法得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这就便于学生推导和理解乘法口诀,也为以后探索乘法计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三、创设实践活动情景,加强体验算用结合 
      数学的""""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参加活动。学生既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下相互交流。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情境,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新学期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况,了解学生购买的物品数量和价格等信息。这个话题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碰到过的问题,所以大家的发言很积极,有的会说,"我买了2个笔记本,花了8元。"有的则会说:"我买了3枝铅笔,花了9元。"也有的会说:"我跟着我的好朋友小红一起去的,我买了3个本,花了12元,小红买了5个本。"这样的生活情境数不胜数,这就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就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这时,教师就可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可以从情境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可以从图中看到哪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要想合理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可以从得到的信息中学会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要思考可以运用哪些具体的数学方法来求解。 
      纵观目前的运算教学,我们要冷静思考运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提供一些常见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运算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运算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现实生活里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运算的价值和数学的应用,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得到落实。

     


    点击次数:61  发布日期:2020/4/2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