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导入策略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康嘉婧
优化课堂导入策略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 陕西省大荔县观音渡小学 康嘉婧
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为此,教师应了解更多导入方法,尝试设计个性化课堂导入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趣味活动导入,有效培养兴趣
教师要明确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因此,开展良好的新课导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运用相应的新课导入方法,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利用趣味活动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导入其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是十分高涨的,教师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开展新课导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中。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活动。首先通过课件,引入画面:左边出来一只白兔,右边出来一只乌龟,白兔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乌龟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然后问号跑出来了,并且一直饶着白兔、乌龟跑圈。这时,多媒体内响起了口诀:“小问号,太调皮,到处跑来提问题,大家将问题猜一猜,然后把它来解答。”听着多媒体的声音,学生立即来了兴趣,看着问号的位置,头脑中立即产生了猜一猜的欲望:“这场跑步比赛公平吗?”经过思考后,有的学生认为公平,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但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认为分别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跑道的周长,就可以判定这场比赛是否公平了,带着这样的思考,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和发现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了游戏化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复习旧知导入,知识融会贯通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其中所收录的数学知识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联系。这就为我们导入新知提供了方向。即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立足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入手,对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借此以旧知为基础,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中,一步步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使其在发现知识联系的过程中,对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同时为其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活动开展中,联系新知与旧知之间所存在的本质联系,以旧知为基础导入新知。
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长方形木框。教学时,先出示长方形木框,让学生先计算出木框的面积,然后再将长方形木框拉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木框来启发学生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时,先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垂线和平行线。趁势让学生弄清: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通过观察比较,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了铺垫。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生活实例导入 ,加深 知识理解
教学导入的生活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成功的生活化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具体来说,可以将公式、定理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将数学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但要注意导入教学内容的案例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所以教师要精心挑选教学导入内容,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好桥梁。
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新课导入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在教室一角的桌子上摆放着标有价格的小玩具:布娃娃(5元)、小胶人(8元)、小汽车(15元)、飞机(36元)等。先让学生了解价格,然后老师问:“如果我有4元,能买到哪小玩具?”学生回答后,再问:“如果我有35元,买了小胶人,还剩下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望。教师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使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熟悉的方法解决事情,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四、现代设备导入,活跃学生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加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带来新颖的新课导入。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十分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快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新课导入,学生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如车轮、太阳、月饼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一猜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小学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清楚地意识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新课程的导入时间虽然很短,但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课程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水平。让小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解放出来,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